“登泰山极顶,去摘星揽月”,这一格言中蕴涵的攀登与求索精神,在今天已实实在在地融入泰安人的意识之中。在万众一心构建“创新泰安”中,人长智,山变新,田生金,几年间新经济的枝芽已蔚然成林,科技创新的大合唱有声有色。
合唱旋律:与“高亲”联手聚智集力
“鼠标一点,‘
泰安人乐于攀科技高亲,源于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泰汶聚宝盆”内,有着储量居全国首位的石膏资源。2002年秋,在石膏专家段庆奎的指导下,创办起高科技研发中心,建起全国规模最大、产业化水平最高的石膏基地,催生出气势磅礴的大产业。
打开“宝盆”,人们领略到高科技的无穷魅力。泰安开始向高校、科研单位发出“求亲信号”,引导各县(区)、各企业根据需求自主“选亲”。他们先后成立了“院士之家”、举办了“泰山・院士论坛”、开展了“百名院士泰安科技行”……同时派出精兵强将寻找合作伙伴,先后同中科院等84个院(所)、3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以及50所重点大学“结亲”;并把触角延伸到国外,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工业、农业方面达成多项高科技合作协议。
以“科技创新基地”为载体,搭建起“大合唱”的舞台。建起了两个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两个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化基地、新农村建设果品精品示范工程基地,培育起57个科技园区和5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乡镇。有604家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校“联姻”,90%的规模以上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各类科技合作关系。近年来,累计研发重要科技创新成果1523项,申请专利2880件。
承接甘霖:让“顶天”科研成果“落地”
速生桐、龙柏、泰山松、大花蕙兰……在占地2000亩的泰山苗木花卉科技示范园内,用高科技培植的1000多种珍稀花卉、绿化苗木、中药材及地方“名特优”种质资源,争奇斗艳,异彩纷呈。如今,这里已成为推广农业高科技、农业新品系的“孵化器”。
如何让“顶天的科研成果”落地?泰安重视培育高科技“孵化器”,让“产学研”深度融合。组建起高新技术推广中心,实施“农业高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成立各种科技服务组织400多家。光大日月油脂公司,将教授、专家开发出地方名、优、特、稀新成果及时转化,在50多个乡镇建起小麦、蔬菜、食用菌等新品种示范田70多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0多项,带动种植面积300万亩,增加经济效益2.5亿元。近年来,泰安共消化高新科技成果467项,实现了“本土制造”向“本土创造”的历史性跨越。
在泰安,手握高新技术成果的“科技特派员”,常年活跃在青山碧野间,播撒着高科技的“种子”;身怀绝技的专业技术干部也纷纷到县、镇兼任科技副职,成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生力军。在他们的汗水与心血浇灌下,中药材之乡泰山、大枣之乡宁阳、佛桃之乡肥城、板栗之乡东岳、樱桃之乡天宝、黄花菜之乡汶南……纷纷崛起,农业产品由“大路货”变成“名优特”。
由本土专家培育的跻身国内领先位置的高科技成果,在转化中显出旺盛的发展势头。他们培植的“泰山小麦”系列、“泰山虫草”系列、“鲁中黄”甘薯等农作物新品种,研制出的“植物源药肥”、“微生物肥”、“大棚土壤改良剂”等新肥料产品,一共有1000项最新科技成果被开发利用,应用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强力辐射:将“金钥匙”交给万千劳动者
在高平村,记者看到昼夜劳作的“风力扬水机”,给村里500多亩丘陵山地不断地送来清澈的湖水,成为山野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村民脸上透出自豪:“这小‘风车’不用油、不用电,还起环保作用。它的发明者是俺村的张延胜。可别小看,它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土专家”发明“风车”的背后,是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文氛围。泰安实施了“岱下英才培养工程”、“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等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让“本土人才”脱颖而出。泰安把创新人才放在科研第一线,大比重注入研发资金,让他们享受到最高待遇。本土成长起来的张华利,在泰安如鱼得水,潜心于小麦和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先后育成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鲁麦22号小麦”、“泰玉系列玉米”等新品种。让“领军人物”带动起一支业务精通、创新能力强、朝气蓬勃的科研队伍。市域内的14名专、兼职两院院士,139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研人员,19名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00多名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带领着17万科技人员在泰安播撒着科技的甘霖。
把高科技的“金钥匙”交给劳动者,增强创新技术的吸收与消化能力。泰安从培养科技带头人入手,让96%的党员干部掌握1至2门拿手“绝活”,带动了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山清水秀的汶南镇,将获得国家品牌的“金芭蕾”黄花菜种植技术向农民传播,使1万余户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使黄花菜生产在国内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