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具有重大意义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会议将着重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作出的战略举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新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在达到新的高度。广大知识界和全国人民一样十分振奋。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一组重点报道,从理论、实践、创新、发展等角度反映广大知识界对构建和谐社会、力促科学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敬请关注。
社会主义为谁建设、怎样建设、靠谁建设?
这是中国共产党57年执政始终面临、执著探索并不断回答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面对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国内外现实条件,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向自己提出的伟大使命,这是中华民族走向新胜利的新起点。
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有着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一提出,立即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共鸣,得到了广大知识界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以其强大的亲和力、感召力,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伟大的实践。
战略决策: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几个世纪以来的经验反复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赢得主动,就要重视机遇、善抓机遇。
战略机遇期并不常有。抓住它,往往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丧失它,则必定落到时代后面,甚至被动挨打。
57年前,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昂首跨入新天地。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我们没能很好地抓紧机遇。
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让我们在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也获得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28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人民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走进新时代,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界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在改革中发展着自己,我们在发展中壮大着自己。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期。
抓住机遇,不负人民重托;用好机遇,不辱历史使命。
胡锦涛总书记号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跃居世界第四位,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然而,我们的社会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和谐与稳定的因素。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变幻莫测。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摆在我们党面前。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又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是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中国的长远发展谋划的宏伟蓝图;这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历史方位,更快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决策!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继承我们党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社会理想。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把“和合”思想运用于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设计:
孔子认为,“和”的本质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
墨子提出“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社会方案;
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
《礼记・礼运》中描摹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主张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
在旧中国,社会和谐只能是梦想。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和谐最美”,柏拉图提出“公正即和谐”,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和谐观”等。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欧文,也对社会和谐有过美好的憧憬。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实现了人类美好社会理想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对于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思想,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的思想,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稳定的思想等等,奠定了我们党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石。
江泽民同志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胡锦涛同志多次系统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战略目标、价值取向、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
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5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邀请专家讲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课题。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从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更加具体地规划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宏伟蓝图。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部署了今后5年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
2006年9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好六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一论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增添了新的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合规律性要求与合目的性要求融为一体。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建设“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主义”,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认识的深化,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转变。
人民共识:找到中国科学发展的新道路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总书记一次次真挚的话语,如沁人心脾的和风,从南疆到北国,从沿海到西部,吹拂着人们的心田,温暖着千千万万个家庭。
国庆节期间,记者走访了一位拿低保的北京残疾人朋友,他一边用袖口擦着眼角的泪水,一边连声说:“我真的好高兴!感谢党建设这种全体人民受益的和谐社会!”
这位残疾人朋友的话,不仅道出了困难群众的心声,而且表达了亿万人民的意愿。
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新路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民心、合民意,是全党的共识,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以其坚实的理论根基和实践空间,把人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一时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社保体系、构建和谐文化、建立创新型国家等崭新理念,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研究宣传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新高潮。
知识界的反响尤为热烈。
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纷纷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确定科研项目、科研课题,采取讲课、演讲、调研等多种方式,研究、讨论、交流、探索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等,努力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
专家学者们联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联系改革开放28年的伟大实践,以及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深刻反思,从不同视角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意义。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发展,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立论,要从社会历史观、价值论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系统地揭示其深刻内涵。”
“和谐社会并不是说没有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会产生新的矛盾。这就要求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一种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与快速发展的机制。”这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景天魁的认识。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认为:“人们关注和谐社会问题,不仅因为这是党中央提出的一个新命题,而且因为现实生活中众多而又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解决。”
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道路和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创新精神和理论勇气。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社科联党组书记宋贵伦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都是新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是党保持先进性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
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虞云耀认为,“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它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和实践基础上更加完整和系统。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书本到实践,从一种模式到各国走自己的道路,历史的曲折发展,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做一个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
学者们指出,用实践检验理论,还是用理论裁剪实践?重要的方法论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理论,为全党树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只有真正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才能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知识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一次次学习、一次次交流、一次次研讨、一次次宣传,使人们的认识逐步提高,信念日益坚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催生了人们的动力与活力,激发了人们的智慧与才能。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引下,进行着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探索出了许多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正在成为神州大地的最强音,亿万人民正在谱写感天动地的华美乐章!
时代呼唤: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新发展
“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胡锦涛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
“全党同志都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铿锵有力地强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运筹帷幄,谋求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紧紧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注重抓好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重大问题,成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要议题。
国务院近年召开了数次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涉及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
――聚焦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勾勒共和国科学技术的灿烂明天;
――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大船平稳较快地运行;――破解“三农”难题,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寻找思路;
――推进依法行政,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形成多层面全国应急管理体系;
――发布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让百姓饮食更加放心;
――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让贫困的农家娃都能走进校园、拿起书本;
――进一步搞好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减少农民进城就业的障碍;
――明确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满足社会困难群众的法律需求;
――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代之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
这一项项方针政策,无一不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新的时代、新的实践,呼唤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具有与时俱进品质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推进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赵曜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问题上形成的新思想、新认识、新理论。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条基本特征,为我们全面把握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理论界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些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专家们说,坚持以人为本,应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优抚事业费74.6亿元,比2004年增长90%;用于抗灾救灾的资金89亿元,救助受灾群众9000多万人次;安排国有企业下岗基本生活保障专项补助、再就业补助209亿元,比2004年增加29亿元;安排30亿元国债资金支持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扶贫资金162亿元,使农村贫困人口比2004年减少245万人等等,都是从实事做起,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要求。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说,社会保障安全网对于和谐社会持续发展有奠基意义。他通过调查浙江省建立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撰写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探索》调研报告。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北京大学教授闫志民说,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只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2005年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9.9%。这些都是正确认识和坚持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处理好城乡工农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2006年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同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青连斌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体现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布局更全面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5月,胡锦涛同志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树立共同理想、打牢共同思想基础,特别是要宣传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中国社科院、北京社科联、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纷纷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国杰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王伟认为,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哲学所所长李景源说,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凝聚人心,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促进和维护社会和谐,把全体人民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党校科社部主任严书翰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理论和党的自身执政实践、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围绕一些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领导干部带头,组织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理论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许多理论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时期各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课题,几乎都涉及和谐社会问题。比如: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有《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理论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学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法学有《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制建设》;民族问题研究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宗教学有《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口学有《中国人口发展战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学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等等。
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服务社会的大舞台。
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将无愧于历史。
让我们高举旗帜,继往开来,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