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正式获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有关人士认为,今后将有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受益于国家助学贷款。但是,如何保障贷款能发放到有需要的学生手中?河南省通过积极探索,很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
“河南模式”成为助学主渠道
记者了解到,我
在这种情况下,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的开展。省委书记徐光春刚上任不久,就到郑州大学调研河南省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高校更多地关心、关注、关爱贫困大学生群体。省长李成玉、副省长贾连朝高度重视,多次要求把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各级政府、高校的大事抓紧抓好。
2004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后,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河南教育厅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河南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经银监会批准、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进行助学贷款工作的省份。河南省教育厅与开发银行紧密合作,在国家新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制度和操作的探索,建立了依托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管理平台,很好地解决了制约国家助学贷款进展的瓶颈,贷款速度、发放范围均走在全国前列,这一模式因此也被誉为“河南模式”。
与过去操作方法不同的是,“河南模式”最重要也最关键的突破点是建立了以河南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为管理平台,以各高校助学贷款管理机构为操作平台,委托高校全面管理学生的贷款受理、审核、汇总、合同签订、贷款本息回收、贷款信息管理等过去银行所承担的助学贷款的具体事宜。“河南省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之所以能取得突破,关键之一就是在设计业务合作模式时把高校的管理责任落到了实处。”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肖新生说,“国家助学贷款的所有管理工作都由高校来承担,所有的手续由高校一次办理,不再经银行审核,使得办理贷款手续更方便、快捷、稳妥。这一模式让贫困大学生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助学贷款的温暖。”
据记者了解,目前河南各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心由校领导直接负责,并配备专职人员,统一管理助学贷款、奖学金、特困补贴等各种工作。
同时,为了能将贷款顺利收回,“河南模式”完善了风险防范措施,制定了激励风险约束机制,只要学校管理得好,由学校和财政支付的风险补偿金可以部分或全部返还奖励给学校。此外,还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将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纳入到全国的个人诚信系统中。这样不仅激发了高校的积极性,也督促大学生遵守诚信原则,主动还款。
目前,除了各高校已经建立的奖、贷、助、减、免等救助措施外,“河南模式”的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救助贫困生的主渠道。在河南高校,每个贫困大学生都能随时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这就是“河南模式”给贫困学子带来的便利。仅2005年,河南省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7亿元,资助困难学生12.3万人,贷款发放范围覆盖所有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贷款实际发放金额居全国首位。
记者了解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河南模式”得到了国务委员陈至立和教育部的肯定,教育部、财政部奖励河南省专项经费2700万元。
诚信教育化解贷款风险
贷款发出去了,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学业了。但是,只有贷出去的款能顺利收回,银行才愿意继续发放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在“河南模式”中,各高校成为主要管理者,为了收回贷款,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引导和教育大学生遵守诚信,按时归还贷款,从而化解了贷款风险。
“保证银行贷款安全,学校责任很大。只有做好这点,银行才会有信心继续支持国家助学贷款,这项惠及千万贫困学生的工作才能持续下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生处处长叶伟杰告诉记者。在2005年,院方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曾连续为全校2100多名贷款学生进行了40多场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培训,加深了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认识和了解。
该校的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还建立了网站,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开展贷款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引导积极向上的氛围。他们还计划成立大学生自强社,帮助贷款学生树立自立、自强信念,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另外,还建立助学贷款学生档案,每个学期进行跟踪调查,将情况记入档案。学生毕业后,学校与就业单位沟通情况,共同促进学生还款。该校学生邱全宝说:助学贷款既使贫困学子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也使大学生诚信度经受考验,要求我们要敢于承担责任,这对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帮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生王永奇已经开始思考怎样反哺社会了。他深情地对记者说:“国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除了感动还有感恩!我上班后第一个月收入一定要还助学贷款,如果我将来有钱了,也会资助贫困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