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之一,欧盟已不再是一个“富国俱乐部”,欧盟扩大的重点是否也已自经济指标,更多地转向各国的法规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东欧变革之后,巴尔干各国均将“加入欧盟”作为其首选的政治和外交目标,但在接受欧盟民主、多元化、公民社会、市场经济等价值取向的同时,各国认为,欧盟更看重的是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各项经济指标的情况。但就第一批入盟的10国而言,任何一国都未能完全达标。相对经济指标,欧盟似乎更关注其政治、人权和社会指标的完成。但保、罗两国的加入使各国感到震动较大,就经济指数来说,2004年保加利亚的人均生产总值为7350欧元,罗马尼亚为7793欧元,而尚未加入的克罗地亚,却已达到人均12069欧元。同样,2004年的通货膨胀率克罗地亚仅为3%,而保、罗均分别达到5%和9%。保、罗入盟后,将成为欧盟中最贫穷的成员,但这一行动本身已说明,欧盟已不再是一个“富国俱乐部”,在考虑到尚未入盟国家的现实时,欧盟已将吸纳新成员的标准,更多地放在这些国家的法制建设和社会指标等方面。
困惑之二,欧盟是否希望通过这一方式,接受所谓“建设不同速度的新型欧洲”的理念。事实表明,欧盟并非如其所宣扬的各成员国“权利平等与一致”,与15个老成员相比,在权力与利益方面,2004年新入盟的10国已经沦为“二等成员”。
对于即将入盟的保、罗两国而言,由于“保护性条款”的实施,他们不但受到更多限制,而且有可能被剥夺成员国的某些权利,成为欧盟的“三等成员”。甚至有分析认为,保、罗两国入盟,更多地是出于政治考虑,是“老欧洲”向“新欧洲”扩大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受到保、罗两国均向美提供军事基地的影响。
困惑之三,欧盟是否有愿望,或是有能力继续其今后的扩大进程。众所周知,近两年所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由于2004年扩大的10国尚未被欧盟完全“消化”,因此一半以上的欧盟公民不希望该组织进一步开放与扩大。欧盟也担心保、罗两国的加入,可能会对欧洲宪法条约的通过,产生消极影响。鉴于此,巴罗佐不得不宣布暂缓欧盟的扩大步伐。问题在于,目前巴尔干各国所担心的是,欧洲宪法何时能够通过?由此一来,入盟条件可能更为苛刻,更严重的是,大家觉得,入盟已成为遥遥无期的等待。
对于欧盟委员会的决定,反应最强烈的是克罗地亚,克政府一直强调,将在2009年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并希望欧盟能就此做出承诺。巴罗佐的讲话不但出乎克政府与民众的意料,也使其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为此,克政府不得不出面解释,巴罗佐暂缓扩大进程的讲话,对克并不适用。然而不论怎样,对于对“入盟”抱有充分激情与殷切希望的巴尔干各国来说,巴罗佐的讲话无疑给他们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本报贝尔格莱德10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