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牛皮癣”
不可否认,现代化繁荣的商业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广告。然而,面对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
有人说招牌广告是城市的眉眼,有了它们,城市的面容才灵动。这样的褒扬不免让我们怅然。含蓄、沉静、大气是人们渴望得到的对北京城市印象的评价。然而,在北京的许多大街小巷、高楼低房,到处能看到或是大企业、大饭庄巨大抢眼的广告,或是小商店、小摊铺杂乱繁多的牌匾,热闹得很像作家王朔那句意味深长的话――“看上去很美”,其中利弊也就见仁见智了。不知是人们熟视无睹的麻木,还是后面商业利益的撑腰,总之,形式各异的广告在各种门面、地铁、路灯、车站、公车、天桥、建筑物上肆无忌惮地出现,无视环境的协调,得意洋洋地侵略着每一处城市空间,侵扰着人眼的空隙。
金钱逻辑
麦当劳在中国的广告招牌是纯度极高的两种鲜艳色彩,在许多显著的位置耸立。但在其他的国家,麦当劳的广告色彩却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德国,明度极高的中黄M用了黑色;在日本,红色的纯度被降到了近乎褐色,而代表符号则规矩小巧地摆在中间;在法国,麦当劳也不敢张扬地用大红中黄。
国际名企盘踞在我国城市的黄金地段,分享着各种各样的大面积彩色广告与招牌,某些广告表现出来的财大气粗心态昭然若揭。一些广告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有些则抢眼得张牙舞爪……如此这般,我们的城市就会渐渐失去原本的色彩,某些高纯度、强对比的色彩也许就会堂而皇之地强奸了城市的色彩印象,像一个橡皮擦,一点一点地擦去一代一代人对城市色彩的确立及记忆。
由于广告招牌的特殊性质,它们总是被安排在最容易吸引眼球的位置。对一个刚刚起步发展的城市来说,需要金钱,而广告是最便利的生财之道。但同时造成的是:都市广告由“金钱”说了算;由于钱能决定广告的位置、大小和色彩,于是城市日益变得五彩斑斓,城市色彩便由“金钱”这位大师来设计……
城市配饰
自然地貌、植被和建筑色彩构成了城市的肌理与色调,它们相对稳定,不易改变。而作为临时色彩之一的广告招牌色只能作为点缀色和配饰,就像美女一样,恰到好处地加上配饰则是美艳,反之则是恶俗。标牌广告设计是城市色彩设计中最难于掌握的因素,因为色彩细微的变化就会引起人心灵、感觉或情绪的波动。
目前城市公共环境中色彩的杂乱、随意暴露出我国在城市色彩管理上的不足。虽然我国的广告法对色彩没有相关的规定,但是爱护环境、追求健康已经是新时代都市人的共同追求。虽然宜居城市的评选还没有关于色彩的量化考评,但城市的色彩环境肯定是城市宜居的重要印象分。近年来少数城市相继出台了有关“城市容貌标准”的规定,其中有不少是针对招牌色彩的要求。
如果说衣着的色彩是个人行为的话,那么在城市公共场合的招牌色彩就不应是商家的个体行为,而应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管理水平和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城市政府、管理者应该重视并承担起责任,为城市规划出有设计、有品位的色彩环境。
(作者为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