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在这一天成为瞩目的焦点。
新的健康观念正在建立
以往人们更多的是从生理上把健康理解为体质强壮,身体无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概念也逐渐更新,形成了新的健康观。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确立的新的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人的身体、精神心理状态与其生存条件的和谐和良好互动。
最近,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与搜狐健康网合作开展的一项针对精神卫生现状认知情况的调查显示:94%的人认为“人的身体上没有病痛就是健康,而‘心理’上出了问题不影响生活”是错误观念。在回答“您是否曾建议您的亲人或朋友在出现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问题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看精神科医生”时,79%的人选择“否”。由此可以看出,如今绝大多数人已经把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提升到同样高度,新的健康观念正逐步深入人心,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工作已初见成效。
患者多数“讳疾忌医”
早在几年前就有专家指出,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来自卫生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患者人数达到1600万人,在疾病总负担中已经超越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排名第一,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推测,到2020年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将占疾病总负担的1/4。
然而,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是:目前国内精神疾病就诊率不到30%。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知道多动症是一种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疾病的仅占10%;有18%的人群误认为精神疾病与神经疾病是一回事;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只有24%的人会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需要心理咨询者在选择医疗机构时,60%选择综合门诊而不去看精神专科。有关专家总结分析,有三种原因造成精神疾病患者就诊率低:“一个是文化和社会背景,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排斥使很多人不敢公开去看精神医生,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去看这个病。第二是患者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病,也就是说,患者根本不知道通过看医生、治疗吃药可以治愈自己的心理障碍。第三可能是没有足够的经费。”于欣教授认为,这也提示,精神卫生专业服务需要向综合医院延伸,需要向社区医院延伸,以走近广大患者。同时大众媒体在向公众传播正确的精神卫生知识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
精神健康问题并不是一件只关乎患者个人的事,更是与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健康及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重要社会问题。据悉,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在西安杨森公司的支持下,已经开发了一个精神健康教育专业网站(http://www.cpa-pa.org.cn),为公众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精神健康教育信息,同时为专业医师提供学术指导和帮助。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10月10日向记者介绍,我国正在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筹资模式,逐步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监管治疗。一项名为“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成为该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中唯一的非传染病项目。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
据悉,该项目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西藏)共建立了60个示范区,项目覆盖人口4291.52万,其中城市人口1952.12万,农村人口2339.4万。2004年,中央财政提供专项经费686万元,全部用于人员培训,为建立医院、社区一体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据毛群安介绍,2005年中央财政为该项目继续提供专项经费1000万元,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监管治疗,即为示范区内常住人口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立卡,筛选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进行随访及康复指导,筛选出贫困患者为其提供免费药物治疗、化验和复诊,为有急性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提供应急处置,为其中需要住院但有经济困难的患者提供急性期住院费补助。毛群安表示,作为一个精神卫生方面的探索性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最终将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医院――社区一体的精神卫生服务体制和网络,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本报北京10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