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风雨兼程五十载 再创辉煌谱新篇

2006-10-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慧园青青,岁岁芳草绿;巍巍学府,昭昭日月新。在蓉城之东,成沪高速公路起点处,一所大学正以其朝气蓬勃的活力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向人们展示着自己雄厚的实力和不凡的业绩。她,就是即将迎来五十华诞的成都理工大学。

创建于1956年的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农协调

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现为四川省属重点高校。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五十载的拼搏开拓,几代理工人的励精图治、辛勤耕耘,终于迎来今天的春光明媚,收获了光荣与梦想的实现。

回首五十年的流金岁月,探寻五十年的发展历程,成都理工大学几代建设者们用智慧与勤劳谱就了今天的华美乐章,用自信与创新镌刻出眼下的辉煌业绩。

艰苦卓越薪火相传

历史沿革篇

时间,是一条无形流动的长河。除了回顾,我们无法让它停止或重复。成都理工大学在五十年中经历了三次校名的更改,也由此获得了几次大的发展。回顾既往,学校的成长发展中有师生员工们洒下的汗水,经历的追求和付出的艰辛……

1956年,党和国家为了加速发展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迎接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大力对教育工作进行了改造、调整。当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天府之国”的成都建立了我国第三所地质高等学校――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这所新中国的高校,自诞生之日便站在了本科起点。她以重庆大学地质系为基础,从北京、长春、南京等十余所院校和地方机构调集数百名教师和干部,组成三个系四个专业,并于当年招收1551名本科生。由于建校时间紧,任务重,条件十分艰苦,建校初期的师生甚至在简易教室上课。广大师生直面艰难的环境,毫不退缩,主动参加学校基本建设、绿化等义务劳动,为改善和创造条件艰苦奋斗。师生员工均以能亲手为学校添上一砖一瓦感到光荣和自豪。凡经历过学校这一特殊阶段的人,至今仍然保留着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培养和提炼出从事地质行业必须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并经代代相传的师生员工,将这一精神一直延续下来。

1958年11月,经过学科调整,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成为地矿部的重点院校。此后,学校虽经文革动乱影响,仍在艰难环境中取得可贵的发展。1979年9月,学校改为由地质部与四川省政府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管理体制。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学校意识到受历史和学科的局限,已很难适应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1993年5月6日,经国家正式批准,成都地质学院正式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

成都理工学院抓住更改校名的时机,积极进取,大力革新,在进一步增强地学优势的同时,推动了多学科的发展,主动地融入到社会经济建设中去。在新世纪之端,学校再次为自身迎来了更名提升的机会。2001年5月11日,经教育部批准,以成都理工学院为主体,成都理工学院、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都理工大学。2001年9月21日,成都理工大学正式成立挂牌,学校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并入成都理工大学的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源于1907年成立的四川省立女子蚕桑传习所,主要从事蚕桑技术的传授。解放后,先后更名为川西成都女子职业学校、四川省成都财经学校、四川成都商业学校。1993年10月,升级为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并入成都理工大学的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前身为1980年8月成立的冶金部地质技术干部进修学校,主要开展成人大专学历教育。两所学校加入到成都理工大学的大家庭后,很快就融为一体,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着学校的飞速发展。

英杰辈出人才荟萃

教育教学篇

2002年,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总工程师多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藏族人民的第一个院士,也是成都理工大学校友――1978年8月本科毕业于原找矿系;2000年,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会近两万会员进行通讯差额直选,美国雪佛龙德士古勘探开发技术公司地学技术与人事发展部主管王之敬当选为学会第二副主席,成为该学会七十几年历史上进入领导阶层的第一位中国人,他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也是成都理工大学校友――1982年初毕业于地球物理探测专业;1984年11月,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奔赴南极乔治王岛建站并进行科考,时任科考负责人颜其德后来成为中国首次南极越冬考察队队长、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副队长,他也是成都理工大学校友――1965年毕业于原地球物理勘探系……

其实,在成都理工大学建校五十年历史上,涌现出的杰出校友和优秀人才又何止这几位。学校已经为国家输送了85200余名毕业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成为所在部门的技术或管理骨干,涌现出包括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其中有: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及“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7人、“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4人,国土资源部“百名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8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4人、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人、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2人、四川科技杰出贡献奖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高级专家89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人……真可谓:江山代代出英才,长江后浪推前浪。

教学为立校之本,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为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从建校来,学校一直在积极进行着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奠定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框架。早在1956年,根据国务院“当年建校,当年招生”的指示,学校就在10月10日开学,15日上课。广大师生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教师很快主编和参编并公开出版的统编教材达22种,受到社会好评。1988年至今,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8项,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3项,二等奖148项,三等奖441项;同期获国家级教材奖3本,部级教材奖18本;2003年至今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2006年成功申报四川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4个。一流的教学需有一流的人才。到2006年,成都理工大学在岗教职工2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达到1300人,每年引进教师100人以上。在师资队伍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63人、硕士生导师470余人,教授(含研究员)153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31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7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个。

学校高度重视日常教学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学生党建工作,学校不断摸索总结出新的模式。如在“三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出”(出教材、出课堂、出头脑),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知”与“行”的统一。同时,学校提出三个“一切”,即“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构建起党建“三个三”体系,即三级教育层次、三支队伍和三项制度。学校建立起了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辅导员队伍和各院党总支组织员队伍等三支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制度、团组织向党组织推优制度和大学生党员发展公示制度等三项制度的实行指导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校学生党建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具体入微,深入人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校大力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先后组队参加了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要赛事,获得150余项国家级奖励和60余项省部级奖励;获得全国大学生田径、羽毛球、攀岩、健美操锦标赛前八名20余项次,省市高校田径、篮排球、健美操等团体和个人前八名近40余项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课外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学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深化发展,学校2002年至2006年连续5年就业率都在95%以上,一些优势专业的就业率已达到100%。

学校重视多层次的办学,进一步加强了与其他高校、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多领域合作。先后同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四川省国际影视文化传播中心、攀枝花大学、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现在,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和工程技术学院已成为中国一流的独立学院。此外,学校还与成都飞机制造公司联合设立了成飞学院,与德阳市人民政府共建德阳分校,与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合办了公共安全与管理学院。此外,学校还与电子科大等联办“双学位”,收效甚大。

学校积极利用国际优势资源进行办学。2003年,学校同澳大利亚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开设国际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两个专业,首批招收69名学生。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均发来贺电,称此举为“加强两国交流,促进两国教育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5年,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0项,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联合办学项目正式招生,首批招生206人。

与教学相配合的是,学校在许多领域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博物馆是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以地学类为主的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6万余件,其中不乏国家以及世界级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马门溪龙”化石、“重庆大竹鱼”化石、“隆昌铁陨石”等。博物馆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首批建设的数字博物馆,并获得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级别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基地称号。学校图书馆藏书150万册,拥有中外文电子全文期刊14000多种,并且集藏、借、阅、咨一体化和印刷性文献与数字化信息相统一。学校档案馆馆藏丰富、管理规范、分类科学,是四川高校少数获“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称号的档案馆之一。

形成特色突出优势

学科建设篇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基,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多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科结构调整与建设,围绕地学,适度延伸,形成特色,突出优势,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早在建校之初,学校即按照高教部与地质部的意见,设立了3个系、4个专业,即地质测量及找矿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及勘探系。1960年开始,学校成为全国最早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至1966年,学校共有11个研究生招生专业。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作为全国第一批高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获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在建立成都理工大学后,学校通过拓展、联合、重组、引进,保持和发展了在资源、环境、基础工程、核技术应用、电子信息等方面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拓宽了专业内涵和方向,注意引进、拓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所需要的学科专业,形成了商贸经济、信息工程、材料与生物工程等新的学科群;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完成了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构架。

长期以来,学校历届领导形成了共识,建设一流的特色学科体系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核心和决定因素,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全面发展。对于重点学科,学校多年来进行了重点建设,一方面,大量引进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资金中进行重点倾斜,使得这些学科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在国内外的影响也不断扩大。通过多年建设,学校已形成一批优势学科,包括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

以学校的“地质工程”和“矿产普查与勘探”两个学科为例,这两个学科与学校的历史等长,经过50年的浸润积淀、几代学人的锐意进取,终于打磨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工程”学科的前身“工程地质”与“探矿工程”两学科始建于1956年。经评议(评估)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工程地质”学科1984年列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工程地质、探矿工程两学科合并为“地质工程”学科。2001年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的重新申报工作。50年来,该学科在地质工程系统科学理论、地质过程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非线性科学理论、岩体水力学、GIS与先进遥感技术应用等方面有重大创新,是我国培养地质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的前身“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放射性地质与勘探”和“矿产普查与勘探”均建于1956年。前两者于1960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4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所在的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于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含:沉积学和应用地球物理)”学科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原“放射性地质与勘探”学科于1992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首批重点学科。2001年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的重新申报工作。目前,该学科点在油气、放射性与其它金属矿产资源及其配套的勘探技术方法与相关仪器研制方面已成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要力量、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中心。通过科研合作与产业部门共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亿元。

此外,学校拥有的“固体地球物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构造地质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岩土工程”,“应用化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油气田开发工程”和“环境工程”等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各有千秋,皆有特色。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核心,学校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现在,学校设有工学、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0个硕士点、12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60个本科专业。2005年校本部各类在校学生2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800余人、本科生22000余人。这为学校发展高水平学科奠定了良好基础。2005年9月2日,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挂牌,成为全国首家试办的省级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的成立,为学校进一步搞好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行业服务地方

科学研究篇

长期以来,学校各届领导形成了一个共识: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基。只有抓好科学研究,以及技术推广,才可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也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科研工作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整体发展、重点突破”的方针,秉承“继承、发展和创新”的理念,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结合,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努力实现科研的原始创新,积极为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做贡献,努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及保障体系。经5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获得“科学研究初具规模,科技人才层出不穷,科技平台日趋完善,科技成果广受好评”的良好发展态势。

自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863”和“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3000余项。科技年经费自1992年突破千万元后,逐年攀升,2005年突破亿元,迈上一个新台阶;已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700余项(次);拥有23项国家专利;1992年以来,学校共计出版专著29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380余篇,近来每年有100余篇为“SCI”、“EI”、“ISTP”等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一批优秀中青年学者活跃在国际和国内学术舞台,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结合的多个学科型研究群体已具特色与优势。

各类科学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基地的建设,若干科技成果在油田、冶金、水利、工程、矿山、建材、质检、地质勘察、国防等行业推广应用,同时对四川、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2005年由学校独立完成的科技成果“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及灾害防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当年西部地区唯一由单个高校独立完成的获奖项目,代表了成都理工大学三代学者在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又如,1994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成果“四川自贡大山铺中侏罗世恐龙动物群研究”,建立了1个新科、10个新属和15个新种,确认了自贡大山铺恐龙动物群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恐龙群;再如,2004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扬子地台西南缘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综合研究”项目,深入研究了扬子地台西南缘的一些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主攻矿种、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对区内成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进行了预测,被专家评价为“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学校重视科研的交流与提升。近年来,举办了国内外重大学术会议上百次(场),包括2000年召开的“第十五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HKT)国际学术讨论会”、2004年召开的“地球科学前缘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第四次年会”等。学校办有6个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中,《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矿物岩石》、《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均为核心期刊,另有《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学校大步流星地走出校门,与其他高校、企业以至地方加大了联系与合作,使学校的辐射力不断扩大。攀枝花市、南充市、达州市、中石化、中石油、中信集团公司等基于科研,先后与学校广泛开展合作。例如,参与建校的常隆庆教授在20世纪30年代最先发现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后来建成的攀枝花市与学校保持了多年的联系,双方在资源调查、开发和综合利用,后备资源的勘探,矿山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建设和城市地球化学研究等方面的科技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开展了全面合作。在这类双向交流中,学校既增强了科研办学实力,又拓展了学校服务社会、发展经济的空间,还为师生实践以至走向社会搭起了桥梁。

登高望远开创未来

大展鸿图篇

在成都理工大学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让人感受最深的精神就是:“不甘人后,敢为人先,不畏艰苦,奋勇登攀”,这是地质人的特质,也是理工人的本性。正是在这种理工精神的感召下,广大师生员工踏实工作,努力建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成为国内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早在1956年建校之初,学校第一批建设者经过短短的4个多月的日夜奋战,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包括学生四栋宿舍、大礼堂、厨房、浴室在内的17482平方米的第一期工程,满足了教学科研的需要。多年来,学校克服国家拨款不足的困难,自力更生,使校园软硬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1996年,学校校园网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全国首批接入CERNET的高校之一。今天的校园面积从过去的883亩扩增至1700余亩。校庆前夕,11层的教学实验综合大楼落成,该楼可同时容纳1万余名学生上课,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实验等基础设施水平。

回顾过去,成都理工人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成都理工人信心满怀。对于一所省属重点高校来说,学校的领导和师生都已深切体会到“盲目乐观是落后,停滞是落后,发展慢了也是落后”,充分认识到“一切困难都因发展不足而致,解决一切困难都必须加快发展”的现实,逐渐树立起“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学校规划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以本科教育为依托,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效益明显、管理科学,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国高校前100名之内的多科性大学。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成都理工大学将乘着五十周年校庆的东风,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拼搏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创造一流业绩”的治校理念,秉承“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以豪迈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向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成宣/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