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四渡赤水》简介
198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四渡赤水》以宏大的场面,细腻的艺术手法,全景式地再现了四渡赤水这个红军长征路上的战争奇迹,生动地展现了红军在险恶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坚毅、勇敢的革命精神以及红军领袖人物的智慧、勇气和人格魅力,也凸显了四渡赤
我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来又进入八一制片厂从事摄影工作,从军和从影的经历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老首长。谈起长征,他们总是激动而饱含深情,他们讲述的那一段段感人的长征故事,深深感动着我,长征在我心里有了特殊而深刻的意义。
1972年我有幸重走长征路体验生活,沿着红军的足迹,我们一行14人也上雪山,过草地。来到长征故地,走到海拔三千米的地方,我们队伍中就有人流鼻血、头晕目眩,很难想象红军当年是如何背着枪械背包徒步跨越五座雪山的。在若尔盖,我们见到了吞没无数红军战士生命的水草地,这些水草地一块一块成群分布着,有的地方硬一些,可以安全通过,有些地方则一落脚就会陷下去。当地人还告诉我们,初到高原不能吃饱,否则肚子会胀痛,但是红军没有这个顾虑,他们根本吃不饱,过草地的时候,红军经常会遭遇到熟悉地形的地方军,尽管是饿着肚子、走在随时可能吞没生命的草地上,还要打仗……
亲自走过长征故地,亲耳听到长征见证者的叙述,我感慨很深,长征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政治意义上的胜利,更是精神和意志上的胜利。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同志用兵的得意之笔。当时,红军处于最危险、最困难的时期,30多万红军剩下不到十分之一,又受到国民党40万大军的围堵,毛泽东同志受命于危难,利用赤水河摆脱了敌军,是一个集体发挥其无限潜能的奇迹,而且红军长征在贵州异常艰苦,我想把长征的精神浓缩在这段历史中。当时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将这个奇迹搬上银幕。
在拍摄中,我们遇到很多困难,贵州地势险峻,为了真实地再现历史,我们选择实地拍摄,红军一渡赤水的太平渡在我们拍摄的时候还只有弯弯曲曲的小路,我们临时加宽了土路才让汽车开到渡口附近,但我们的艰难与当年红军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红军长征几乎全是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小路,甚至是没有路的地方行进。
剧组了解到,在太平渡渡口有位长征中留下来的老红军,当年这位红军战士身负重伤,当地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将他留下来养伤;贵州缺盐,红军来时把自己仅有的盐分给老百姓;红军经过时,当地老百姓为红军浆洗、缝补、带路……
在长征故地,我们听到很多诸如此类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深深地烙在剧组每个人的心里。如果说红军怎么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发展、壮大,最后取得胜利,我想这就是原因吧。
从编剧王愿坚那里,我们也收集到许多关于长征的素材,他告诉我们一渡赤水的时候,红军打得非常艰苦,有一个团战士牺牲得没有人了,就把干部组成一个团继续打,这样做的代价非常高,在危急时把女兵也派上战场。长征中红军女战士吃的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们和男人一样行军、打仗、负伤,还要在艰苦的条件下生儿育女。在拍摄中,我们很想把这些感人的事迹尽可能多地表现在电影中,但由于电影长度的限制,我们只能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对此我深感遗憾。
在《四渡赤水》中,我想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战争奇迹,而是一支队伍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缺枪少炮的条件下创造的战争奇迹。没有长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生活。今天,长征仍有其深远的意义,长征是全世界的精神财富,现在有些外国人也去重走长征路,更多的人正在认识到长征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人类挑战自身极限的奇迹。
(本报通讯员高敏婧记者梁捷采访整理)
自述者:蔡继渭,导演、摄影师,浙江宁波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在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1952年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事摄影工作,1959年起独立拍摄影片,主要作品有《柳堡的故事》、《海鹰》、《闪闪的红星》、《南海风云》、《今夜星光灿烂》、《四渡赤水》等。1981年开始从事导演工作,执导了《路漫漫》、《四渡赤水》、《通天塔》、《大决战・淮海战役》等影片,多次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并荣获“金鸡奖”特别荣誉奖和最佳导演集体奖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