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老舍茶馆:京韵文化的栖息地

2006-10-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位鲁平 我有话说
在北京市市长的电子名片上,印着一个民营企业的网址,网址的“主人”就是名动京城的老舍茶馆。一个民营企业究竟做了多少事、做了怎样的事才能上了首都市长的名片?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走访了这家京味十足而声名远播的茶楼。

京俗京韵的大看台

走进老舍茶馆,就发现“京味

文化”体现在这里从建筑到摆设的每一处细节上。四合院、八仙桌、青砖地、雕花廊,还有处处的门楹、细瓷的盖碗、高悬的宫灯和吊挂的鸟笼,最是门口身着袍子的“小二”迎客时那一声甩着京腔的长长吆喝,令人感觉仿佛时空倒转,回到了从前。“很多人都会被这里充满老北京特色的设计所吸引,然而真正留住他们的还是这里的京味文化。”茶馆第二代经营者尹智君女士介绍道,每晚8点之前,三楼茶馆里的358个席位早早就坐满了客人,即便是在淡季,也有八九成的上座率,不少位置都要提前预订。在门口红漆白字的老式节目预告牌上,记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京味艺术戏码――从京剧到相声,从单弦到双簧,从北京琴书到京韵大鼓。尹智君说,很多客人都是冲着茶馆的表演来的,他们努力让客人感觉花同样钱却能获得更多文化附加值。

依循这一理念,自2003年父亲尹盛喜去世全面接手茶楼以来,尹智君致力于茶馆风格的拓展。她在二楼开设了四合院式的茶舍,还在一楼的餐茶馆里添置了许多表现北京民俗的小摆件:有敲敲盘沿就可以慢慢运动的戏装鬃人,有反映老北京街头杂耍的各式铜人,还有古朴妙趣的皮影玩偶。尹智君甚至亲自请来皮影世家师傅在这里表演每晚必映的好戏,用以丰富茶馆里的京俗京韵。很多顾客表示,来到这里就像是进了老北京的民俗博物馆,所不同的是好些物件还可以自己“摆弄”。

“扶植民族艺术花”

在老舍茶馆三楼西厅的入口,总是张贴着一些由名角操刀的节目海报。从1988年茶馆创建之初到现今,老舍茶馆的舞台可谓名家荟萃,侯宝林、马三立、关学曾、王玉兰、梅葆玖都曾到此练活。

老舍茶馆这个非常可贵的艺术平台,见证了艺术名家们的辉煌。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手头紧,经济尚不宽裕,下馆子看戏在当时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导致许多老艺术家献艺无门。老舍茶馆顶住市场压力,“以扶植民族艺术为己任”,尽管连续三年亏损,仍然不曾取消一场演出;即使面对一个观众,也坚持演出、演好。创始人尹盛喜常说,提供舞台给这些民族艺术就好比为它们多添了一把火焰。还真别说,一些日渐式微的艺术门类在老舍茶馆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栖息地,逐渐走出困境。

另一方面,“低票价、低消费”也为老舍茶馆赢得了一大批稳固的茶客,他们每周下午来这里听曲艺、听京剧,很多人成了传统艺术的忠实票友。

尹智君说,“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是建店之初到现在一直坚守的企业宗旨。她说,老舍茶馆之所以命名如斯,也是希望借老舍先生和他的名剧《茶馆》之名,弘扬中华茶馆文化之义。在扶植民族艺术方面尹智君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推广京韵文化的同时,她又将代表中华民粹的川剧变脸和少林功夫先后引上了老舍茶馆舞台。尹智君自嘲道:“推广传统文化在我而言,不是一种责任,更像一种条件反射。”

京韵文化的对外窗口

从原先的2700平方米到如今的3300平方米,老舍茶馆已经走过了27年岁月,接待的中外顾客不计其数。仅2005年,年接待人次已达22万。据老舍茶馆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来茶馆看演出的观众中约有4成来自港澳台和国外,外宾更是占到32%。先后有近50位外国政要来到茶馆,不少人还曾故地重游。今年“三八”节,由北京市委带队的47国大使夫人来茶馆听戏、喝茶、看皮影、吹糖人、吃茶宴,体验了一回真正的老北京生活。夫人们纷纷表示:“这里纯粹的中国文化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今,老舍茶馆已经成为了一处集中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窗口。在“首都之窗”的官方网站上,它成为了与国博等景点并列的旅游推荐地。曾经在北京生活过的韩国留学生李贤淑说:“真可惜没去成老舍茶馆,这次利用暑假的机会,一定要陪父母来看看在北京特有名的老舍茶馆的表演。”

为了更好地服务顾客、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老舍茶馆还特地制作了英文版的系列漫画,讲述各种茶文化和传统艺术门类。当被问到给自己经营的老舍茶馆打几分时,尹智君“吝啬”地给出了“60分”。她说,老舍茶馆要想在2008年成为奥运期间对外活动的定点窗口,还有很多路要走。“多年以来,我就像在精心织补着一张网,为老舍茶馆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增添分量,也只有这样不断地织补,才能使老舍茶馆不负这‘京城文化名片’的盛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