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从学术和实践两个层面致力于弘扬中华“和”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砖添瓦,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
从199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起,生前担任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主任委员的程思远和现任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委员邢贲思、楚庄,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于1998年开展实施,它以弘扬中华“和”文化为己任,但把重点放在了开掘中华“和”文化在民俗民风中的积淀和体现上。这是因为,只有探寻到中华“和”文化在民俗民风中的落脚点,才能找到弘扬中华“和”文化的现实应用点。他们首先从龙文化的开掘入手,从两个方面研究了“和”文化在龙文化中的体现。第一,龙的形象是中华民族诸种动物图腾的“和合”,这表达了中华民族在远古发展历程中,就具有将各种代表自己力量的图腾有机集合在一起,形成统一力量的深切愿望;第二,现今流传下来的龙文化的民俗民风如舞龙和赛龙舟等,也体现了这种深切愿望。这都是“和”文化所提倡的和衷共济思想的生动体现。这一研究成果,在钱其琛、李贵鲜为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写作的《深刻开掘龙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弘扬龙文化“团结合力”的精神内涵》两篇文章中得到深刻阐述;最近,李靖在央视《百科探秘》栏目中又全面论证了这方面的观点。
他们还开掘了“和”文化在中华土地文化中的积淀。通过查证,他们指出,孔子是以“聚土成山,汇土成地”为核心的中华土地文化的最早提出者和倡导者。在《论语・子罕》中,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其含义是,如果积土为山,差一筐土就停止了,就会失败;如果汇土成地,虽然只倒了一筐土,只要进取,就可以成功。在孔子整理的《尚书》中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进一步阐发了山是由许多筐土集合而成的理念,并使“功亏一篑”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成语。同时,孔子认为,把许许多多的土聚成山汇成地,使个体的土汇入到整体的山和地中去,就具有了仁义的性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里批评了个体的土不能融入集体的山和地中去,不具有仁德的性质。《论语・雍也》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以山为代表的土地作为仁义的象征。《易传》中把土地的性质定义为“厚德载物”,这完全符合孔子土地文化的思想:当所有个体的土汇成大地的时候,就具有了承载一切,包容一切的仁德性质。因此,土地文化体现了中华“和”文化的聚合思想,是中华“和”文化中“和为贵”思想的突出表现。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关于中华“和”文化在龙文化和土地文化中的积淀的研究,被转化成了龙文化系列活动和《中华故土地图》推广活动。在龙文化系列活动中,他们对舞龙和赛龙舟做出了内涵性的诠释;在土地文化活动中,他们组织的“中华故土地图”推广活动,在海峡两岸引起了广泛影响。
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是我国最为重大的国际体育交流项目。为了使人文奥运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一直研究中华“和”文化在奥运项目中的展示问题。目前,他们已经研究和设计出了系列性的“土生金”实施项目。“土生金”,是我国传统“五行”理论中的提法,它表示农耕得到收获,进一步引申开来,可以表示劳动创造财富,实践获得好运。将“土生金”的理念用到人文奥运的宣传中,可以表示每一个国家的运动员只有立足本民族,胸怀本民族,才能为国争光,在奥运会上获得荣誉;它背后更深层的理念是个体积极参与总体的交流。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将在2007年通过一系列活动展示这种内涵。
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是我国最为重大的国际博览项目。从2003年年底起,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的领导同志直接参与并直接指导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委会的成员单位――华嘉企划集团,做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品牌定义与策划计划书》,提出了“和”文化作为上海世博会品牌的核心理念。他们指出,世博会的名称,其突出特点是“博”,即众多的不同事物集聚在一起展览,但又体现出当代世博倡导的一贯精神,即“理解、沟通、欢聚、合作”,这恰恰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精神相通、吻合。通过中华文化的独特宣传来表达世博会的一贯精神,可以给人以新颖感和美感。
值得称道的是,他们从弘扬中华“和”文化出发,自2001年开始,就以“情义无价”为主题,系统征集和宣传中国人民与美国飞虎队队员互相支持的史迹。去年,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作为美国飞虎队老兵参加我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成功地将此理念贯穿到与美国飞虎队老兵的联谊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