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2006-10-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姜大明 文 我有话说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形象地说明广大人民群众中间蕴藏着无穷的能量。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政策。但“时移而备变”,当前做好群众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既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当前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又要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机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保障。

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现实意义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群众工作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是面对国内外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社会结构和群众状况的新变化,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对于我们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是更好地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标志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宣告,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符合新时期发展的任务要求。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既面临着“发展机遇期”,又面临着“矛盾凸现期”,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要迎接挑战、克服困难,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群众工作。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次,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广大群众的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衣食住行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包括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一些群众利益受到侵害等。要体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再次,这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核心问题是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越要加强。”不可否认,我们有的干部不愿做群众工作,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感情不深,摆不正同群众的关系;一些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不懂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工作方法简单生硬;还有一些干部不敢做群众工作,遇到人民内部矛盾畏难发愁,遇到群体性事件惊慌失措。因此,高度重视并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

努力解决群众面临的突出问题

做好群众工作,要以解决群众问题为着力点。要做到突出重点,从解决当前改革和发展中群众面临的突出问题做起。我们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以对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分析当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加以解决。

第一,要重视并解决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突出问题。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处理好,以强有力的群众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二要围绕农民增收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三要从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四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不搞形式主义,确保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

第二,要重视并解决好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着力维护三类群众的切身利益:一要坚决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二要坚决维护城市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三要坚决维护社区群众的正当利益。

第三,要重视解决好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改革实质上是利益关系格局的变化和调整。如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不受侵害,进而让他们及时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是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不论搞什么改革,都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就是把利益、好处留给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而成本、代价则应由全社会共同承担。只有这样,改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不断向纵深发展。

第四,要重视解决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突出问题。要把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把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和对自身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既要解决好群众的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又要解决好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教育和环保问题,同时还要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

努力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

解决群众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这对于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一,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群众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也不是只与党政部门有关。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加强领导,把群众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委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协调党政各部门开展群众工作。要把能否自觉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检验部门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纪委、组织、宣传、政法、统战、信访、民政等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参加的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情况,研究问题,协调步骤,搞好配合,共同做好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重心在基层。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群众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与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坚强有力的群众工作。

第二,要建立健全群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政法机关、群众团体和信访部门的作用。要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人大中的党组织和人大代表中的共产党员,要密切联系非党代表和选区群众,及时了解并积极反映群众呼声。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密切党同各民主党派人士参政人士的联系,坚持重大问题决策前协商,努力为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创造条件。还要发挥各职能部门和人民团体的作用,使其深入了解民意,接受群众咨询,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保障广大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

第三,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要扎实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不断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普遍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深入听取群众意见。要把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有机统一起来,兼顾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使我们的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不同群体的合理诉求。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确保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万无一失。

第四,要建立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对群众反映的意见、要求和群众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努力化解。要避免作风生硬、方法不当引起群众不满和抱怨。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和利益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力把各类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认真分析各类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事件的发生。对部分群众的某些过激行为,不要简单地使用强制手段压服,要以理服人。

相信通过解决群众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定会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不竭的动力。(作者系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