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哈尔滨10月14日电记者从日前闭幕的第六届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校长论坛上获悉:中俄教育界普遍认为,这次论坛标志着中俄两国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
本届论坛由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
沈阳工业大学校长李荣德指出,国际合作办学是优化高等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办好一所大学的重要标志。”李荣德表示,大学教师的业务发展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经常举办学术研讨班、进修班、读书班、学术报告会,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形成新的学术思想。
俄罗斯联邦布市国立师范大学校长巴夫罗维奇认为,现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还只停留在互派学生这一层次,双方应再上升一个层次,由于中俄两国培养学制的不同,中国的本科要四年,俄罗斯则要五年,双方应该在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培养体系以及毕业证书互认等方面继续努力。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薛宝林在谈到高职高专学校的合作问题时说,黑龙江省高职高专类学校共有42所,而开展对外合作办学的却只有15所学校。很多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合作都是空白状态。“俄罗斯教学设施好,教育氛围浓,一个班不超过10个人,老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