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夏,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扩大对华北的侵略,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的国民党军正以重兵向苏区腹地进攻。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红7军团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立即向闽、浙、皖、赣边出动,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以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同时调动与牵制国民党军“围剿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下辖第3个师,共6000余人。寻淮洲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治委员,曾洪易(后叛变)为中共中央随军代表。1934年7月6日晚,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江西瑞金出发,经福建长汀、大田、尤溪、谷口、水口,直逼福州近郊。福建国民党当局十分震惊,迅即调集重兵进行追击和堵截。北上抗日先遣队且战且走,先向闽东转移,相继攻克罗源县城、穆阳镇和庆元县城;后于9月初进入闽北苏区东北古楼一带游击区;接着向浙西挺进,先后攻占清湖、常山等城;继而转向皖赣边行动,于10月下旬进至闽浙赣苏区,在德兴县重溪与红10军会合。11月4日,与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
更多内容见光明网 |
11月下旬,红10军团主力向浙皖边前进,12月10日在皖南汤口地区同第19师会合。这时,国民党军两个多旅的兵力,分南北两路向汤口进逼。14日,红10军团利用乌泥关至谭家桥段公路两侧有利地形进行伏击,战斗失利,第19师师长寻淮洲负伤后牺牲。随后,国民党军1个师又两个旅及一些地方团防部队共约20个团的兵力蜂拥追来。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红10军团为摆脱敌军,艰苦转战于皖南地区,进行大小战斗10余次,损失严重。1935年1月中旬,向闽浙赣苏区转移。进至德兴县港头村时,遭国民党军绝对优势兵力袭击,部队被截成两段,主力约2000人,被合围于怀玉山地区。经7昼夜顽强战斗,指战员大部牺牲,方志敏、刘畴西在突围中被俘,后于南昌英勇就义。先头部队1000余人在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率领下,突过封锁线进入闽浙赣苏区,经过整编,组成500余人的红军挺进师。此后,挺进师在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英率领下,转战至浙南,开辟了浙南游击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虽遭失败,但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推动了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配合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