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石鼓 金沙水暖展新颜

2006-10-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任维东 我有话说

急弯,陡坡,上上下下,绕来绕去,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14日一早,冒着绵绵秋雨,我们驱车在丽江盘山公路上奔驰。金黄色的葵花、葱绿的松林,一一从车窗外掠过。

坐在舒适的汽车里,遥想70年前,英勇的红军不远千里,不畏艰险,跋山涉水,打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来到云南西北部丽江,由此徒步爬山到位于金沙江边的石鼓镇

,渡江北上抗日,是何等的艰苦和英勇,这简直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石鼓镇,位于风景如画的“万里长江第一湾”畔、金沙江河谷地区,距历史文化名城丽江50多公里,古往今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南下大理、北进迪庆藏区的交通枢纽,在历史上还曾是著名的“茶马古道”之要津,至今居住着纳西、汉、傈僳、彝、藏、白、苗、普米8个民族。

1936年4月,由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王震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来到丽江。沿途所至,纪律严明、心系劳苦大众的红军,受到了包括开明绅士在内的丽江各族人民的欢迎与拥戴。当地不少百姓自发地为红军做饭送水,提供各类物品,缝补衣物,带路找船,照顾伤病员。从25日起,红二、六军团用四天三夜的时间,依靠7只小木船、几十个简易木筏,在当地群众大力支持下,从金沙江畔石鼓至巨甸62公里的木瓜寨、木取独、格子、茨可、巨甸5个主要渡口,渡过18000多人马,将尾随而来的国民党军队甩在了身后,从而扭转了被敌军长期围追堵截的被动局面,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斯人已去,岁月流淌。云南人民却始终没有忘记红军。1977年8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在石鼓建立了“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和“红军长征文物陈列室”。1985年,原丽江县委、县政府又在木瓜寨、木取夺、格子、茨可、巨甸5个主要渡口建立了渡江纪念碑,碑文为肖克将军亲笔所写。1997年,“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及其配套的建筑群被云南省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确定为第一批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又扩建了纪念地,配套建设了以“金沙水暖”为主题的红军渡江铜像。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新华村看到,由中央军委办公厅捐赠60万元兴建的“八一希望小学”校舍,已经基本完工,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以后,全村200多名小学生搬进宽敞漂亮、功能齐全的新校园里上课。

2005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541万元、人均纯收入1638元。

去年,石鼓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来石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及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都有10万人左右,旅游业总收入已达300多万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