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2006-10-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我有话说
长征是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长征的胜利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胜利,是红军英勇奋战的胜利,是军民大团结的胜利。在长征中,广大红军将士不怕困难,不惧牺牲,克服千难万险,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历史上
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一、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

长征是在中国革命遭遇严重挫折的情况下进行的战略转移。红军能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取得长征胜利,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党领导的红军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拥有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在长征途中,广大红军官兵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避艰险,与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进行殊死战斗。在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河的战斗中,党中央和毛泽东命令红九军团牵制敌军主力,掩护我军主力部队西进云南,红九军团的官兵们深知留在后面吸引敌军主力就意味着多了几分死的可能。但是,他们没有怨言,而是以对党无比坚定的信念,信心百倍地投入战斗,不仅掩护了主力红军西进云南,巧渡金沙江,完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转移,而且自己也顺利地跳出了敌人重兵集团的包围圈,于两个月后与主力红军会师。

二、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重大牺牲。

长征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红军将士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重大牺牲。红一方面军在368天的长征中,行程两万五千里,其中有15个整天在进行大规模战斗,100多天进行小规模战斗,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平均每天行军约70华里。长征是向人类生命极限挑战的一次伟大实践。红军一共翻过18座有名的大山,其中5座山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有名的江河;穿过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英勇的红军在长征中创造了许多奇迹。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创造了他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红1师1团的17勇士飞舟强渡大渡河。红2师4团的官兵不畏困难、不畏艰险,一天之中强行军240里,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漫漫征途洒满了红军将士的鲜血,万水千山掩埋着中华民族的忠骨。长征的伟大胜利,是广大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

长征的胜利,是各路红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胜利。红军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与其他军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能够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在长征中,红六军团西征,为中央红军长征争取了时间;红二、六军团转战湘西,红四方面军举行嘉陵江战役,与中央红军转战云贵川互相呼应,使国民党军队顾此失彼,疲于奔命;红25军由鄂豫皖转战至陕南,从战略上策应了其他各路红军的行动;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与红十五军团一起,巩固和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迎接红二、四方面军的到来。长征的胜利,是各路红军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团结协作的胜利。在长征中,面临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形势,毛泽东和党中央采取了正确的党内斗争方式,把张国焘分裂主义与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区分开来,一方面与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另一方面又十分注意红军的团结和统一,对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进行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从而团结了大多数人,化解了一场严重危机。在长征中,各路红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生死与共,表现了高度的全局观念和团结精神。在困难和危险时刻,许多部队为了全局,自愿作出局部牺牲;许多干部战士为了战友,奋不顾身,英勇冲锋。一匹骡马,谁也不愿骑;一锅野菜汤,大家分着喝。正是这种高度的全局观念和团结友爱精神,才使红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长征的胜利,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精神的胜利。

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与各族人民的支持与帮助分不开的。红军在长征途中不仅经过了许多汉族人民居住的地区,而且经过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广大红军战士与各族人民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关系。各路红军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不仅顺利通过了各少数民族地区,而且与各少数民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经过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时,刘伯承与彝族沽基家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传为历史佳话。红军得到了各族广大人民的真诚拥护,这也是红军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红军长征的胜利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胜利。在长征中,红军不仅面对强大敌人围追,还面对大自然的严重挑战。广大红军官兵经常将天当房,将地当床,顶着寒风,冒着雨雪,风餐露宿,忍饥挨饿,野菜充饥,篝火御寒,甚至吃草根树皮,经受了超越常人极限的千辛万苦。“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红军进行艰苦卓绝的长征的真实写照。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不可能有长征的胜利。(执笔:李久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