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发展需要动力与平衡两种机制
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和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说
社会需要动力。在一定的动力作用下,社会的每个成员或群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从事以生产劳动为主的社会活动,创造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整个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也需要平衡。每个成员或群体都按照一定的规范各处其位,各得其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始终保持有序和稳定的状态。
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没有动力机制,社会就会陷于僵化、停滞状态;没有平衡机制,社会就会杂乱无章。一个社会的成熟程度,不仅要看这两大机制是否各自都具有良好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关键是要看这两种机制能否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协调稳定地发挥其总体的功能。
动力机制的社会表现和衡量尺度,主要是效率。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在社会层面,主要表现为有没有活力。作为社会整体,则集中体现在发展上。平衡机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是资源配置的结构比例和财富分配上的公平公正。在人的社会关系上,主要表现为平等。在社会层面,表现为是否和谐。作为社会整体,则集中表现为有序和稳定。效率与公平,是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对矛盾,它的背后,其实就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关系问题。
把动力推动的发展与发展过程中的平衡结合起来
党中央要求我们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精神实质在哪里?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继续坚持发展;一是要做到又快又好地发展。这两方面往深层次说,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动力与平衡的关系。前者是要继续激发动力,焕发活力,从而保持发展的势头;后者则是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各方面的平衡,不要顾此失彼,造成大的失衡。
从前者来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这样那样问题,都需要加以关注,都需要认真解决。但基础,还是要靠发展。只有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我们才有更好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才有更大的财力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给予扶持,才能逐步缓解就业人口不断增加的巨大压力,才能处理好涉及利益关系的各种社会矛盾。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社会具有强大的动力和活力,社会的每个部分、每个成员、每个单位都能以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去从事劳动、从事经营、从事创造。如果没有这样的动力和活力,任何发展都不能实现,任何平衡都是没有基础的。
从后者来说,我们要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是只为少数人的发展,不是畸轻畸重的发展,不是竭泽而渔难以持续的发展,不是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发展,而是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又快又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尤其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我们需要坚持的发展。
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要注意社会的平衡,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做到统筹兼顾,各得其所。
处理好动力与平衡的关系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就是讲平衡。和谐就是平衡,平衡才能和谐。
但平衡是有不同类型的。在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平衡;而停滞僵化、死气沉沉,也是一种平衡。过去,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讲物质利益,不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由政府统一安排。这似乎也平衡了,但社会系统缺乏内在的动力。整个社会缺乏创造的活力,发展的速度受到影响。改革开放后,我们一个突出的做法是放开搞活。其实质,就是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通过物质利益的驱动作用,把人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是形成一种机制,通过市场来使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并获得自己应有的利益。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的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活力大大增加。人们生产、经营、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大大提高。其成就,有目共睹,世所公认。
但当我们致力于建设动力机制的时候,也逐渐发现,现实生活中,平衡机制上的问题又突出地表现出来。比如,市场经济秩序比较混乱,假冒伪劣现象严重,贫富差距、地区差别逐渐拉大,人民内部矛盾更趋复杂等。正是针对这些情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就和谐讲和谐,就和谐建和谐。和谐、平衡,只是社会一个方面的状态。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来说,还有动力、活力这更为重要的一面。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要求时,既着眼于保持和谐,又着眼于保持活力,贯穿了活力与和谐相统一的精神。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社会。在这里,缺了动力不行,缺了平衡也不行。
从激发活力来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时,就兼顾了活力的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注重激发社会活力”。要全面贯彻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各方面人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胡锦涛总书记还把“充满活力”直接纳入到和谐社会的特征当中。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
从保持和谐来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五个“统筹”,贯穿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等利益关系,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妥善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等。做好了这一切,社会就能呈现出和谐的局面。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不同方面的人们,对改革评价、收入分配、区域差距、效率公平等问题,提出了不同意见。之所以会有这些分歧,其实基本的原因是:一方只注意到动力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而忽视了平衡和稳定;另一方则只注意到平衡以及现实中的不平衡现象,而忽视了动力和活力。所以,消除分歧的关键,是双方都向对面看一看。只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动力与平衡的关系,思想就比较容易统一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建立和完善动力与平衡相结合的社会运行机制。治国理政,必须始终注意把握动力与平衡两方面的关系。提高执政能力,也必须提高把握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能力。(执笔:李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