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个4999元现金――特等奖;三辆价值1100元的电动自行车――二等奖;20个价值25元的三等奖……这是天津市邮政部门为那些在邮局缴纳电话费的市民中的幸运者准备的奖品。出人意料的是,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众多获奖者选择了拒绝,其中特等奖被拒绝的比例竟然高达25%,平均每4个大奖就有
据了解,为鼓励更多的市民到邮局交纳话费,天津市邮政局自2004年6月份开始举办“到邮局交话费,月月得奖有机会”抽奖活动,每月上旬在公证员现场公证下,通过计算机对所有参与抽奖的电话号码进行随机抽取。今年以来,该局又开始举办“津门通”、“小灵通”邮局入网抽奖活动。虽然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但今年以来,总共有将近2万元的奖品无人领取,令主办者始料未及。虽然每位中奖者都会接到邮局客户服务中心的电话通知,但是很多人在接听时表现得十分警觉,有的反复询问,有的当即表示不相信,甚至有人不待通知完毕,即愤怒地挂断电话。近日,天津市邮政局通过当地媒体发出呼吁:虽然电话中奖骗局屡见不鲜,但还是有真实有效的中奖存在,因此市民应当注意甄别,不要矫枉过正。
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在当地引发广泛关注和思考。人们普遍认为:近年来各种电话、短信骗局的频繁出现,使得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骤增,是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虽然中奖者只需查询邮政“11185”客服中心或邮政“183”网站即可查证真伪,但很多人为了避免上当受骗,“宁信其无、不信其有”。当地一些社会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社会范围内诚信缺失的恶果正在显现。诚信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社会理念,现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自然人、市场主体、团体、行业乃至整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协调,处理不好,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然而,目前在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过度逐利使得各种各样的欺诈行为轮番登场,制假贩假堂而皇之。连肩负着社会监督重责的媒体,公信力也大打折扣――翻开报章、打开广播电视,无所不能的医药广告挥舞着“利润的长矛”攻城掠地……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必须经常在“真”、“假”之间作出判断,如果这种“怀疑一切”的态度继续蔓延下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足够的危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