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的山东、海南、广东和江苏的高考改革新方案,可谓各展花枝、争奇斗艳。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命题中心主任胡向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各地高考改革进行的有益探索,令人不禁为之叫好,并衷心希望这些能带动全国的新一轮改革越走越好。
本轮改革以分省命题为发端,教育部与各地联合发力并以各地为
打破“统考文化”的“坚冰”
胡向东认为,受中国一千多年科举考试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形成了一种浓厚的统一考试情结,以为统一考试才最为公平,所有人一试定终身。这种建立在大一统文化基础上的“统考文化”,曾经充分发挥了贯彻国家意志、增进民族融合、凝聚国民人心、彰显社会公平的巨大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但也导致了单一的评价取向和日益僵化的管理模式。
恢复高考近三十年来,高考继承了这种“统考文化”,基本维持全国统一考试的模式,在统一教材、大纲的基础上,统一考试科目、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调配招生计划、统一组织划线录取。考生数量庞大,竞争激烈,各地考生差异较大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高度不均衡,考试管理高度统一,是高考最为显著的特征。但是,随着近年高校扩招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各地统筹本地教育发展的权利和责任加大,高考单一统考模式和以分数为主的单向评价标准已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开放的社会带来多元文化观念和社会对教育公平更为强劲的诉求,因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水平而带来的各地教育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以及随着考生规模的扩大而扩大的高考安全风险等因素,都不能允许单一的统考模式继续下去。2004年开始分省命题后,每年10多套高考试卷异彩纷呈;今年高考中上海两所高校试行面试,改变了多年来单一纸笔测验包打天下的局面,测试方式和评价体系单一化的僵局开始破解。他说,这次四省公布了不同的考试科目设置方案,更是应时而变的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打破了单一模式的“坚冰”,有助于我们建立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型高考体系,有助于我们建设新型的考试文化。
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胡主任分析说,四省高考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建立在会考制度健全的基础上,通过增强科目的可选择性,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海南和山东在文理分科的同时,分别加设了综合基础和基本能力科目,江苏和广东的方案则通过选考科目突出全面发展的要求。
他提醒说,事实上,近年的文理考生的差异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特别是有的省废除了会考后,一些高中甚至从高一一进校就开始分文理科,这些学校里理科生缺乏起码的文史知识和文科生中为数不少的科盲,都说明高考改革是一个配套工程,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前提,现行高考科目设置不能缺少会考制度的有力执行。不能为了升学率而“重理轻文”,更不能提早分科而人为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缺陷。至于有人提出江苏方案强调全面发展而使偏科的学科尖子不易冒尖,这一问题应该说已在新方案中通过增加A+的等级细分初步解决。其实,更多的理科学科尖子大都在高考前通过现行的学科竞赛制度得以脱颖而出了。江苏方案中分次考试和选考科目的设立,还更有利于学生负担的减轻。
增加选择性和灵活性
胡主任说,在最具看点的江苏方案中,选择性成为一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分段考试和考试次数增多,有助于从心理上减轻考生压力,更契合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二是设立选考科目,使考生选择性增强,从而也减轻了考生的负担;三是选作题目的设立,有利于学科特长学生的发挥,考试的区分度也会增强。英语分数比重降低,当然是对当前过于重视英语的一种反拨,但是我国英语教学和考试中的问题,并不是高考中分数权重过大,而是英语教学模式僵化和投入不足以及语言环境的缺乏造成的。其实语文和数学分数增加后,英语权重自然降低了,是否再降至120分还可以讨论。有人担心考试次数的增加会增加考生负担,其实成绩考得好学生是不会再考的,而考得不好再考一次,正是试图解决多年来考生和家长盼望解决的“一试定升学”弊端的尝试――没有选择才是最糟糕的。
他认为,江苏方案的最大亮点,还在于综合素质评价列入高考之中,这就有希望改变一次考试一个分数决定考生命运的局面,将对学生的考查拉长到整个高中学期中。这是对整个教育评价和高考体系的实质性改革。这当然会遭人诟病,主要是对当前社会诚信环境的担忧,害怕有着经济和社会地位强势背景的学生会受到优待,从而造成新的不公平。其实,只要我们方案周密、操作性强并充分听取民意,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相信会得到社会的支持,从而也促进诚信社会的建设。
胡向东主任最后说,中国高考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选拔考试,是关系国脉民心的系统工程,实施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广泛考虑民意,每一步都需从实际和考试的客观规律出发。但是,又决不能因为它关系重大而裹足不前。他表示,目前最感遗憾的是,高等学校对高考改革似乎并不太关心,议论纷纷中少见高校的声音。这其中有政府统得过死而高校干脆等待高考后依分数“分”过来的学生的原因,有高校自主权不足的原因,但也有高校自主意识不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