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压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自2004年经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并被授予优秀单位后,徐州师大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就业的实际,自加压力,主动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展开讨论,以此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徐州师大校长徐放鸣说,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体制面临着从封闭到开放的全面转型,加上教师专业化的强劲呼声和实践推进,这些都促使师范院校必须积极推进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据徐放鸣介绍,徐州师大这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以往有着较大不同,以往搞改革往往需要一个外力推动,而这一轮改革是学校着眼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的一种自我要求,具有一种内生动力,目标在于通过主动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走出一条具有个体特色的成才之路,更好地发挥好学校引领和服务社会的作用。
对于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徐州师大同样有“高招”。以该校测绘学院为例,该院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注重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该院师生以实习结合生产、结合科研,利用数字化测图实习、控制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以及周末、节假日和假期休息时间完成安徽淮北煤电集团公司、江苏徐州矿务集团、徐州市国土资源局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委托的4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获得经费600多万元。学生在参与生产、科研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该院学生也因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强,毕业后工作上手快,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供不应求。
以生为本对学生前途负责
“改革能否成功,要以学生的认可度、满意度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要以毕业生在市场上的美誉度和占有率作为考核标尺。”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徐州师大坚持“以生为本”,从改革之初,学生就以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其中,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文学院王同学直言不讳地说:“传统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一切由老师安排,我们学生成了被动的木偶,这次改革应当真正形成一种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育方法,着力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
据了解,徐州师大这次改革正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学科淡专业,注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同时,徐州师大确立了“以德为先,以学为主,以识为要,以才为本”的人才培养核心理念,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学会生产、学会研究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过程。“这是一种真正对学生前途负责的做法。”江苏省一位教育界的同行如此感叹。
目前,徐州师大已着手改进教师、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搭建跨学科的大平台,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加大对现有考试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建立健全教考分离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举办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改革论坛,主动推进教师教育改革,走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