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关于鲁迅的跨文化对话
本报绍兴10月19日电(通讯员孙和晴记者潘剑凯)今年是鲁迅诞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10月17、18日,120多位海内外鲁迅研究专家、学者齐聚鲁迅故乡绍兴,举行“鲁迅: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等主办,绍兴文理学院和上海鲁迅纪念馆承办,除来自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的鲁迅研究学者外,还有40余位来自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国长期致力于“鲁学”研究的海外专家与会,他们中有日本东洋大学教授阿部兼也、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大学罗季奥诺夫博士等。据了解,为配合此次研讨会,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也在同一时期举行了“从法津角度研究鲁迅生平”的国际研讨会。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题为:“鲁迅:跨文化对话”,以中外文化对话、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对话、大文化与小文化之间的对话为形式进行研讨。“对话”中,有学者将鲁迅与同时代的中外作家的作品与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有学者侧重于海外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探讨,还有学者对鲁迅的生活轨迹研究进行了阐述。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近年在鲁迅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部解剖学教授坂井建雄对鲁迅在日本学医的情况,以及他弃医从文的细节始末进行了考据。浙江鲁迅研究会会长陈越认为,鲁迅的思想精髓在于“立人”,他在《示众》、《孔乙己》、《药》等多部作品中反复表达了一种社会现象:看和被看,而这种对国民劣根性的分析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说,近些年来,鲁迅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高校重新开设了鲁迅研究课程,这有力地说明鲁迅著作是中华民族高度智慧的结晶,鲁迅的心灵与广大读者的心灵是相通的。会上,代表们倡议在绍兴设立国际鲁迅研究中心。他们认为,绍兴是鲁迅的故乡,又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可能在鲁迅研究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推进鲁迅研究向纵深发展。
上海:再现当年感人送别场面
本报上海10月19日电(记者曹继军)《永远的民族魂――鲁迅丧仪文物史料展》今晚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当年鲁迅丧仪活动中的讣告、治丧委员会名单、唁电唁函、签到簿等实物和大量照片,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上海民众送别鲁迅先生的盛大场面和感人情景。
作为鲁迅生前长期工作、生活、战斗的地方,上海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系列活动内容丰富,由上海鲁迅纪念馆、市文联、市作协等单位主办的活动在19日前渐次拉开帷幕,而在19日达到高潮。当晚,题为“鲁迅活着”的诗文朗诵会于鲁迅纪念馆内举行,表演艺术家娄际成、乔榛、曹雷和曾在鲁迅影视作品中扮演角色的著名演员袁雪芬、严顺开、任广智等联袂登台演出;“我读鲁迅”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应征稿件达10万余篇,经层层评选,获奖名单也在19日正式揭晓;在鲁迅故乡举办的“鲁迅: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与会代表,今天也移师上海,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系列活动。
之前,上海鲁迅纪念馆专门设计并向国家邮政局申印发行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5周年”个性化邮票;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还举办了以纪念鲁迅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大赛;来自鲁迅留学地日本仙台的仙台小剧场剧团把根据鲁迅作品《藤野先生》改编的日语多幕话剧《远火》带到上海,在鲁迅纪念馆和复旦大学演出了两场。
北京:鲁迅博物馆新面貌诠释鲁迅精神
本报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付小悦)在鲁迅逝世70周年之际,经过5个月的闭馆整修,北京鲁迅博物馆也迎来了自己的50周年庆典。今天,“鲁迅逝世70周年暨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50周年”纪念会与座谈会在此举行。
鲁迅博物馆坐落于北京白塔寺附近一条幽深的胡同里,馆内的四合院是鲁迅生前在北京的最后一处居所,由他亲自设计改建,于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在此居住。据博物馆馆长助理黄乔生介绍,此次修葺从今年5月开始,在原有布展基础上,增加了新发现的作品、书信等史料,并运用现代化声、光、电手段,表现对鲁迅精神和作品主题的新思考。记者看到,二楼中心展区四面巨大的装饰墙最为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思考。迎面的墙上是银灰色的荒草和小路,下面是鲁迅的名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转过去,是用昏黄的颜色表现的“铁屋子”意象。另两面墙上则分别是“看客”和“战士”的意象。四面墙,四种意象,用鲜明而富有冲击力的具像表现了新时代对于鲁迅精神的新概括。
50年来,北京鲁迅博物馆致力于成为关于鲁迅的资料中心、展示中心、科研中心,成为当代作家活动的园地。馆长孙毅如此看待博物馆的新变化:“鲁迅博物馆的建立,仿佛一座殿堂,成了千百万人造访的‘圣地’。如今的青年,已不再习惯或喜欢‘圣地’这样的字眼,他们会觉得将一个远去的灵魂宗教化了。可是几十年来,鲁迅精神作为一种资源,其辐射力之大,在知识界不亚于任何学派,成了儒家之后,最有原点意义的存在。”“我们要无愧于今天的使命,给后人以及未来的历史,留下完整的而不是残缺的,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鲜活的而不是凝固的遗存。”
“鲁迅逝世70周年暨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50周年”纪念会于今天上午在此间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发来了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鲁迅之子周海婴等出席了会议,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也到会发表讲话。他们一致高度评价鲁迅的思想和意义,单霁翔还提出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借助新的手段,展现鲁迅思想精髓和丰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树立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的思想宝库。
鲁迅逝世70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阐释、不同的纪念,而各人亦有各自的视角。今天下午,在博物馆一楼陈列厅里,几张桌子简单地并在一起,再摆上几把椅子,就成了暂时的会议室,各界敬佩鲁迅的知名人士,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在此畅谈对鲁迅的理解。作家莫言诙谐地说自己“在鲁迅博物馆讲小说,好比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他说鲁迅创造了独特、鲜明的文体,而现在,很多当代作家却担当不起“文学家”的称号。画家陈丹青则回顾了从上世纪80、90年代至今,鲁迅研究开始由官方、准官方转向民间,甚至变成争议性话题的过程。他觉得,在新的世纪,人们有了新的愿望:还原鲁迅,但是,由于这一代人的生存经验与鲁迅很难衔接、分享,这种还原极难。戏剧研究员章诒和回顾了自己家庭与许广平、周建人、周海婴的交往。翻译家蓝英年、史料家朱正分别从翻译与史料角度探讨了鲁迅的价值。年轻学者王进文表达了一个朴素的想法,那就是:鲁迅去世70年了,可是自己从来没觉得他距离我们这么远,仿佛永远在身边。
图为1956年苏联雕刻家阿兹古尔雕刻的鲁迅半身铜像,现藏北京鲁迅博物馆。(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