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拥有一套四合院相信会是许多人、尤其是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人的梦想,从上述四合院的拍卖价格来看,似乎也不是高的离谱,为什么一套都没拍出去呢?尽管有关人士分析了诸如产权不规范、很多院子需要较大修缮等原因,但正如知名胡同保护人士华新民所说:“很多买家更担心的是,自己买的四合院将来会不会被拆迁。”看来,17个院子一个也没有卖出去的主要原因是北京近年来越来越甚的拆迁。
也是,在北京走走你就会发现,如今的北京旧城区到处都在拆,不但“非保护区”在拆,就是在早已定下来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里也在拆;不但破旧民居在拆,一些有文物价值的民居也在拆。前几年美术馆后街22号陈梦家、赵萝蕤的故居被拆就是一例,尽管当时有侯仁之、吴良镛、罗哲文等知名专家、学者的呼吁,这处有五百余年历史、集建筑、人文、文物价值于一体的明清古宅最终还是被拆除了。如此,谁还敢买一个随时可能被“拆除”的四合院呢?
北京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北京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北京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下,又淹没了多少的历史和文化?笔者居住在和平门附近一个拆迁后新建的小区里,三年前,这里还是许多安静的胡同,常有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游人流连其中。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故居就在其中的一条胡同里,那时,每每经过那所院落,笔者都会不由自主地朝里面望上一眼,仿佛还能感受到大师的气息;穿行在那幽长的胡同,觉得历史似乎触手可及。而今,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先生在规划他心目中的北京城时,对北京城墙的一段描述令人心向往之:“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或铺些草地,种植草花,再安放些圆椅。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这样一带环城的文娱圈,环城的立体公园,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梁先生心中的北京城墙当然永远的消失了,而今,城墙内古老的胡同、四合院也慢慢的所剩无几。梁思成先生若是能活到今天,也不知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