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体现在办学上,特色就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方式。这些相对持久稳定的个性特色,是一所学校与众不同的“标签”,也必然是其特有的优势和持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将特色融入教育,以特色成就大学,是中南
特色理念铸校魂
大学之大,在于精神,在于理念。一种办学理念一旦形成,就会在教育各个环节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特有的校园人文价值体系,融入师生员工的日常行为中,进而影响一代代学子的人格和品质。
成熟的理念来自于将办学思想一以贯之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中南民族大学始终坚持教育规律与民族工作规律相结合,普通高等教育的共性与民族高等教育的个性相统一,符合民族地区实际、富有时代特点、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思想;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教学科研并重,学校职能全面发挥的办学模式;始终坚持走“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品牌荣校”的内涵式科学发展之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基地建设为保障,带动本科人才培养,加强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念,狠抓班子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素质高、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始终坚持“学术上追求至真,道德上追求至善,艺术上追求至美”的文化哲学观,在培养各民族高级人才、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始终坚持“以特色求生存,靠创新谋发展”的发展方略,准确定位,积累优势,彰显特色,锐意改革,探索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可供参考的成功范式。
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南民大人在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指引下,以面向少数民族,面向少数民族地区,为党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为办学宗旨,不懈探寻适合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经过不断提炼和整合,逐渐形成了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民族工作规律的治学主张,形成了以“笃信好学,自然宽和”为核心的中南民族大学校园精神。正是这些具有民大“个性”的理念和精神,激励着广大师生员工笃信真理,好学不倦,崇尚自然,处事宽和,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担当起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大任。
特色制度育人才
作为一所民族院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正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特色体现在办学理念上,当然也体现在独具个性的人才培养机制上。
不同的时代,党和国家对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不同的要求。1950年11月,国家颁行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中指出,民族院校的创办宗旨是“为了国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与实现共同纲领、民族政策的需要”,“应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在《筹办中央民族学院施行方案》中也强调,中央民族学院的任务是“为国内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培养高级和中级干部。”1979年,国家民委等部门在《关于民族学院工作基本总结和今后方针任务的报告》中指出:“现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学院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决执行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的任务,大力培养四化所需要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数十年来,中南民族大学始终按照党和国家对民族院校的要求,坚持把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并将其落实到学校的招生、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毕业生就业等各个办学过程和环节之中。在初创时期,民族院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经推荐或选拔的少数民族的基层干部(包括部队中的营、连级干部)、积极分子、社会青年以及部分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子弟。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中南民族大学与其他民族院校改变推荐选拔的招生制度,开始招收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统一考试的少数民族学生。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逐步缩短少数民族与汉族先进地区的教育差距,学校在招生中,一直都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适当降低分数线录取相结合的政策,并适当照顾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力求每年都录取一定数量这些民族的学生。一直以来,中南民大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5%以上。
鉴于对外适应性与内部衔接性的通盘考虑,学校始终将自身的办学宗旨、发展定位与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在办学层次上既有与普通院校相同的专科、本科、研究生和成人教育,又有作为民族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预科部教育。中南民族大学每年都会招收一批少数民族预科生,帮助他们补习中学基础课程,为高等院校培养输送合格的少数民族学生。此外,为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学校采取“奖、助、贷、补、减、免”等“六位一体”的措施,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校55年来,中南民族大学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了5万多名政治干部和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特色科研显成效
科研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民族院校,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规律的研究无疑是其科研工作的重点,也是其他院校所无法比拟的特色。
中南民族大学初建之时,学科专业比较单一,科研水平相对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中南民族大学在专业设置和科研能力上大做文章,逐渐形成涵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少数民族历史、少数民族经济、民族语言文学、民族教育在内的相对完善的民族学科群落。研究方向延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研究、南方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和城市民族、民族社会工作等四方面,使新学科设置更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现在,学校已建成30个研究所、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其中,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已成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群落式民族学科群”重点研究基地。同时,为了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校在办好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还设置了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的专业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综合科研体系。
特色化的学科设置和科研体系使得中南民大在相关研究领域屡屡取得佳绩。早在1951年,中南民族大学已建立起了以著名民族学家岑家梧先生为学术带头人的民族研究室。一大批专家学者收集、整理、撰写了数百万字的民族史、民族学宝贵文献资料,为国家识别和确定京族、毛南族、仫佬族、土家族等民族成份提供了科学依据。上世纪80年代,在已故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吴泽霖先生指导下,中青年学者对中东南地区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畲族、壮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全方位进行了研究,成绩斐然。近5年,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共承担40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出版专著50余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民族研究》等权威报刊发表论文300余篇,有8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其中,关于海南黎族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家族地区农村合作医疗、特色农业、劳动力转移、旅游开发、法制建设等调研成果,受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特色管理谋发展
具备了特色化的办学理念、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的专业设置和科研体系,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特色化的管理。在中南民大,无论是教师队伍的管理,还是教育教学管理,都有着十分鲜明的独特之处。
在民族院校中,就教师队伍结构而言,少数民族师资占有一定比例。相对而言,少数民族教师富有民族感情,懂得民族学生心理,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天然的民族亲和感。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有服务少数民族和振兴民族地区的热情、信心和抱负,对本民族文化特有的理解力,有利于加强民族学生管理和组织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多民族师生集聚一堂,也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展示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因此,学校十分注重少数民族师资的培养和管理,生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鼓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为党的民族团结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经过不断努力,学校拥有了一支热爱民族教育事业、熟悉少数民族学生特点、掌握民族理论和政策、熟悉民族地区情况、具有民族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
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原因,少数民族学生在家庭经济状况、文化基础、风俗习惯、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价值尺度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明显差异。在民大校园里,有来自全国各地48个民族的莘莘学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管理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有独到之处。学校充分考虑到民族差异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尊重差异,积极管理,消除隔阂,有效促进民族团结。在学习科学文化之余,学校组织各民族学生共同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并通过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等形式,交流思想感情,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沟通,共建和谐校园。许多民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成为了促进民族团结的带头人。在许多少数民族的学生看来,中南民大就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特色成就了大学,也成就了千千万万来此求学的学子。中南民族大学55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办学特色的探索史,彰显特色的发展史。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2年学校由“中南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2003年9月,学校成为国家民委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建院校;2001年至2002年、2003年至2004年,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5月,学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学校党委被授予“湖北省先进党组织”,“湖北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事实证明,中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式。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