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产生40篇论文、15项成果,每天诞生2个专利、3个科研项目……这是记者刚从江南大学拿到的关于该校学生的最新统计数据。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众高校中拥有高“产出”?“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氛围,为他们提供成才空间,这是我校发展的‘秘诀’。”江南大学校长陈坚说。
营造春风化雨的育人环境
在江南大学,学生们在每一期的校报上都能认识一位好老师。因为《江南大学报》上设有一个专栏――“江南俊彦”,专门介绍那些在教学、科研领域师德双馨的教师。“她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做学问,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这是学生对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的许时婴教授的评价。
据介绍,该校为了增强教师“育人为本”的使命感和“为人师表”的责任感,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风建设的基础,先后开展了“三育人”系列教育、“办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教育”大讨论、师德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陈坚校长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现在,“忠诚事业、教书育人、辛勤耕耘、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已经成为江南大学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
另外,该校还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感动江大十大新闻人物”、“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师表群体”等评比活动来发掘优秀师德的典型。据了解,近年来,该校有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3人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孕育学生成才的沃土
“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江南大学本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坚持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建设优良学风的关键。
该校注重对学生进行修身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班级”、“优秀团支部”创建活动和不定期组织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等,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规范;每年举办“三好学生标兵”、“十佳大学生”评审会和先进事迹展览,开展“树身边榜样、学先进典型”教育活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据介绍,近三年中,该校有1个班级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19个班级被评为“江苏省先进班级集体”。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该校建立了与家长定期沟通联系的制度,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建立了“校长面对面”和网上“校长在线”互动平台,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或网上交流。另外,该校充分利用学生群体和学生社团的群体示范辐射作用,经常开展有关学风建设的检查、评比、表彰等活动;聘任高年级优秀本科生担任新生班级的班主任或副班主任,以亲身经历与新生交流如何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使一年级学生及早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建立一种创新氛围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陈坚说。他认为高校也应该创造一种创新的氛围,为学生进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该校建立了100多个体现创新教育要求的实践教育基地,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通过课堂――基地――社会的有机结合,把教学、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四大块工作
衔接起来,把社会实践基地变成了学生的创新教育基地。学生刁亚琴通过在江苏洋河集团的实习锻炼后,在较短时间内,对白酒风味物质的研究有了突破,为企业创造了600多万元的收益;学生卢新从生产实习开始发现问题,再通过毕业作业和生产实践,提出技术改造方案,为企业每年节约成本450万元。
据介绍,该校近年来加大了对高年级学生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的力度,鼓励、支持、扶持、扶助大学生自主创业。另外,该校还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帮助学生建立成才目标,提高其创新能力。获“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荣誉称号的该校生物工程学院的刘立明博士,从读研究生起,已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篇。近三年来,江南大学在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国家级奖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