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不断创新,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国航天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研制并成功发射了70余颗卫星、4艘无人飞船和“神舟”五号、“神舟”六号
一、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不断深化改革,为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研究院始终坚持以国家高科技发展战略和空间技术发展战略为导向,紧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锁定战略目标,抓住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实现了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
为尽快适应任务、市场和竞争要求,研究院确立了以航天器研制生产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不断调整原来的航天器组织结构和研制模式,按照“一个主体(系统集成)、三个支柱(航天器控制、航天器有效载荷、航天器制造)、一个延伸(卫星技术应用)”的总体改革框架,实施了所属专业所厂组织结构调整。
进入“十五”以来,面临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对空间技术的迫切需求,研究院又及时提出了由任务型向任务能力结合型转变的思路,确立了由“单一保型号成功”转变为“型号成功和经营发展并重”,由注重国内市场开拓转变为国内与国际空间技术市场开拓并重的建设模式。按照“产业链条延伸、归核化、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构建起统一的卫星技术应用开放平台,促进了卫星应用产业化。
在组织结构调整的同时,研究院还注重配套运行机制的改革调整,全面推行矩阵管理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逐步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适应各类航天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试验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二、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不断突破核心技术,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研究院始终坚持以满足国家和用户需求为目标,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不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力度,突破和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并以振兴民族科技工业为己任,努力推进技术的国产化进程,实现了核心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牢牢掌握住了空间事业发展的主动权。
我国的空间事业从一起步就决定了要走一条独立自主、自主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事业发展之路。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研究院就通过自主创新,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研制、大型气象卫星指令与数据接收站研制、对地遥感卫星研制、载人飞船等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先后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近6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近2000项。
载人航天是我国航天事业创立以来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工程。在“神舟”飞船研制中抓总任务的研究院,靠独立自主和集智攻关,攻克了一批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实现了13项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
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研究院还加快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了以院所两级研发中心为主体的专业化、集约化、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及开放式合作创新平台。梳理了研究院在空间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并通过技术规划系统制定技术发展策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技术发展体系框架。战略规划能力、系统集成创新能力以及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推动了一批航天器新型号工程立项。
三、以管理创新为途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效率效益同步提高。
航天器工程具有系统庞大、技术密集、协作面广、投资大和高风险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研究院坚持以管理创新为途径,运用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等现代管理手段,实现了研制效率和效益的同步提高。
研究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管理方针,坚持“零缺陷、零疑点、零故障”的工作目标,努力实现星船一次发射成功。1996年以来,研究院以管理创新求科学管理,相继发布了院长一、二、三、四号令,加强了科研生产、计划管理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形成了既符合国家标准,又具有研究院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型号研制和综合管理情况,研究院还不断进行“流程再造与优化”,以提高型号研制的效率和效益。以缩短发射场周期为切入点,研究院对型号研制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使流程更加简洁、合理,并启动了以“产品体系,产品保证体系,科研生产队伍体系和航天器可靠性工程”为重点的能力工程建设,实现了资源和队伍集约化使用。同时,在星船研制中引入项目管理,通过优化项目管理机构、规范项目管理过程、培养职业化项目管理队伍、完善项目管理工具和建立项目运行、考评、激励机制等措施不断提高航天器研制效率。
通过管理的不断创新,科研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航天器发射成功率、在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巩固提高。“十五”期间航天器的飞行成功率和回收率均达到了100%,型号研制周期比“十五”以前缩短了一半以上。
四、以提升基础能力为突破口,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一流接轨进程。
研究院始终把基础能力建设作为衡量空间事业发展综合实力的标志,加大自主投入力度,把长远规划和统筹建设相结合,实现了基础能力和基础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在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和集团公司的关心和支持下,研究院先后完成了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一个以航天城为中心的现代化空间飞行器研制基地。研究院以协同研制和集成应用为主线,重点推进“卫星数字化协同研制工程”建设,卫星数字化设计研制能力大幅提高,“卫星总体设计上水平工程”和“卫星有效载荷及姿轨控制设计上水平工程”取得了较好的工程实际效果和一大批技术成果。通过院全面推进AVIDM工程和CAX技术,建立了覆盖核心要素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初步建成了跨地域的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研究院异地分布式管理工作的网络化。
研究院还以实现并行工程与柔性制造为目标,进一步促进研制模式的转变,全面推进网上作业,以综合计划管理为主线,以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系统推广为重点,实现全院人、财、物等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建成了高效的工作协同网络。通过基础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院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与国际一流接轨的进程不断加快。
五、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团队建设,精心培育创新型一流人才。
研究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建设一支适应空间技术产业化发展要求的国内知名、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队伍作为推动空间事业发展的基础,精心实施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的培育和打造工程。
近年来,面对空间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研究院以员工职业化为目标,按照空间事业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充分发挥老专家作用的同时,不断完善人才的选拔、评价和激励机制,把着力点放在年轻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上,通过以老带新、加强培训、关键岗位锻炼等多种方法,使一大批青年业务骨干脱颖而出。不仅为研究院星船连续发射成功提供了有力保证,而且也加速了技术精、作风硬、善攻关的高素质航天队伍的形成。目前,星船研制队伍中三分之二副主任设计师、五分之四的关键技术岗位,都由朝气蓬勃的年轻同志领衔担纲,一大批经过型号实践的青年走上了领导岗位,为空间事业的持续跨越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研究院还注重加大创新型团队的建设力度。通过营造创新氛围、制定团队建设目标等,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了空间事业的发展中。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旺盛斗志和必胜信念、先进文化理念和人性化和谐的“品牌”团队。
六、以文化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核心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研究院始终坚持把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作为政治任务,以文化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进而提高了空间事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为“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发源地,研究院把培养爱国信念、弘扬航天精神、培育特色文化作为塑造员工“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通过探索实践,营造了用文化凝聚队伍、用文化鼓舞士气、用文化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总结、提炼出了具有航天特色和自身特点的以“祖国利益至上的政治文化,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文化,零缺陷、零疑点、零故障的质量文化,同舟共济的团队文化”为基本内涵的“神舟文化”。研究院还抓住“神舟”系列飞船和卫星取得圆满成功的有利契机,不断丰富和拓展“神舟文化”的内涵,初步形成涵盖管理文化、成本文化、员工发展文化、廉洁文化、安全文化等具有航天特色的品牌文化。通过制作下发一大批“神舟文化”产品,开展“神舟风采”健身年等系列文化活动,实现了文化的落地生根。
文化的创新和弘扬,使研究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益增强,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在持续攀升。近年来,研究院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不仅推进了空间事业持续跨越发展,还为研究院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仅“十五”期间,研究院航天器研制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两个显著提高”(型号研制能力、在轨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经济规模有了显著提高)。适应多项目、多型号、多任务研制需要的型号科研生产体系初步形成。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党中央确立了在本世纪前二十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国航天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研究院将承担着包括载人航天二期工程、探月工程等为主的3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任务。重任在肩,使命在肩。研究院将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不断推进创新型研究院建设,努力铸造国际一流的宇航企业,为实现我国空间事业持续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