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农民育种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张华利好事连连:2月,农星公司被评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3月,新近育成的泰玉七号、十一号玉米优良品种通过山东省审定,并得以推广。截至8月,农星公司生产销售杂交玉米种子数量达900万公斤,销售额达8000多万元,种植区域包括黄淮海夏播玉米区、京津唐玉米区
鲁麦22号的培育人
30多年前,张华利初中毕业回到了村里。村支书看他肯钻研,就说:“去科技队吧!”从此,这位好学的年轻人步入了农业制种道路。
1976年,泰安市下港公社成立种子站,张华利被推荐为站长;1981年,他报考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取得了大学文凭;1991年,泰安市成立第一个民办科研机构――泰安市郊区农作物种子科学研究所,他又被推荐为所长;1995年,张华利培育出泰港113小麦品系,以显著的增产性能通过小麦专家测产验收,创造了亩产量达612.7公斤的山东省高产记录;1996年,这个小麦优良品种被山东省审定为鲁麦22号,1999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历年来,山东省累计推广鲁麦22号达370万公顷,累计增产小麦15亿公斤,创造经济效益15.2亿元。张华利也因此获得了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十多项荣誉。
“移情别恋”老玉米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常年种植面积达2000万公顷,每年需要7.5亿公斤的杂交种子。多年来,在玉米杂交制种中,没有多抗性稳定的雄性不育系,致使玉米杂交种的纯度不能保证,30%以上的种子竟达不到国颁标准,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这一难题困扰着国内外农业科学家。
就在张华利的小麦事业“名利双收”之际,谁都没想到,他却把精力悄然转到了对玉米制种的研究上。
1994年的一天,他在常用自交系田间发现了雄性不育变异株,对其中一株不育株用抗病、综合性状优良和配合力高的自选系泰08作轮回亲本,育成了DI型不育系和保持系。
为加快育种进程,他采取了露地冬暖式大棚和冬季南繁等措施,以每年2~3代的速度进行繁殖,终于成功地选育出多抗性、高配合力的玉米雄性不育系。
经华东农业大学鉴定,张华利发现的不育系被初步认定是一种新类型。山东省科技厅邀请国内有关专家、教授组成了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研究认定玉米多抗性、高配合力雄性不育化杂交育种新技术具有4个突出特点:全不育(100%),且稳定遗传;多抗性,在大田自然条件下,高抗玉米大、小斑病等多种病害,抗倒伏;配合力高,F1杂种优势明显;农艺性状优良,制种产量高。时任鉴定委员会主任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许启凤说,张华利创新的玉米多抗性、高配合力雄性不育化杂交育种新技术,不仅省去了人工去雄的大量工时,而且保证了杂交种子100%的纯度,是对玉米育种业的一大贡献。
2002年,张华利的这项玉米不育化制种技术列入国家科技部重点推广项目,开始在全国推广,促进了我国玉米杂交制种的规模化生产。
2003年,受台风等气候异常影响,河南地区风多雨多,不少玉米倒伏。而张华利培育的杂交品种“泰玉二号”,抗倒抗风,结实性好,结实率高,达到了高产、稳产。当地农民总结说:“风再多,雨再大,泰玉二号永不怕。”后来,这句话成了河南地区推广“泰玉二号”杂交玉米种的广告词,“泰玉二号”在22个省市区被大面积推广种植。有关专家估算,泰玉二号杂交玉米良种较其他普通玉米相比,亩增产达8%。农星种业有限公司就坐落在泰山脚下,因而,张华利给农星公司所有新的玉米杂交品种取了一个有共同姓氏的名字:泰玉×号。如今,张华利已育成泰玉2号、7号、11号、12号、15号、20号等泰玉系列杂交种,以及不育化杂交玉米种泰玉D二、D三、D四、D五号等共计十六个玉米新品种。
打造玉米产业链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泰玉系列杂交新品种,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农业产业,并打造了一个产业链。
在张华利的努力下,下港乡种子站于2002年初改制成功,转制成立了泰安市农星种业有限公司,崭新的农业产业,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到2005年,公司销售收入平均每年以115%的速度递增。
现在,农星种业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员工170多人,注册资金1250万元,拥有8000多平方米现代化科研大楼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
农星种业公司培育出拥有知识产权的泰玉系列及不育化杂交玉米品种“农星”、“泰玉”已覆盖全国六大玉米主产区。在全国拥有57个玉米种子生产基地,15000多户、50000多农民成为农星公司的制种员,公司供应原种并进行技术指导,农民生产出合格的种子由公司统一收购。
在张华利和公司员工的不懈努力下,老玉米与农民的奔小康结下了不解之缘。据统计,近几年来,张华利为农星公司制种基地的农民增收达到4000多万元。“我们育成的甜玉米、糯玉米、有色玉米正在试验、示范阶段,这些品种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正成为农民们新的经济增长点。下一步,围绕各区域农村的紧迫需求,我们的育种目标主要是超高产品种、饲粮兼用品种、高淀粉、高油玉米品种等等。”张华利自信地对记者表示。
在制种业中摸爬滚打了30多年,张华利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只有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加大科研力度,不断实现创新,推出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新产品,才能使中国的种业获得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