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确立现代大学理念,重拾人文精神传统,已成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历史的视野:大学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传统
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演绎过程中形成的。大学人文教育,亦即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
我国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在我国,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贲》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主要指礼教文化;所谓“文明以止”,就是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伦理,外以恪守立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大学理念,体现于《大学》之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即大学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良社会风气。这里的“大学之道”,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
到20世纪初,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积淀成一种传统,那就是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蔡元培认为,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摇篮,但不是道德楷模,不是宗教之所。在《教育独立议》中,他进一步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蔡元培先生对中国古代“大学”思想的现代解说,与“大学之道”是一脉相承的。
西方的人文教育思想,最早出现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亚里士多德把教育分为“自由的”教育和“职业的”教育两大类,自由教育适合于“自由人”――悠闲阶层,其目的在于陶冶心灵,实质乃是人文教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思想家赋予了“人文”更广泛的内涵,在他们的视野中,“人文”即建立在以人为中心之基础上的个性、自由、价值、人格等内容。
随着现代性的发展,思想家们进而系统提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著名教育家洪堡在秉承这种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创建了柏林大学。在洪堡看来,大学传授的知识是一种超越社会现实的理念性知识,他极力主张的科学研究也并非实用性研究,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心灵的陶冶和思想的完善。
欧洲大学所孕育的这种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传统,虽然更多地带有一些“方法论”色彩,但就其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倡导人格完善的精神实质而言,与《大学》所言之“大学之道”别无二致。
现实的困境: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近代以前我国大学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是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并伴随“科学救国”的急切动机发展起来的。它的人文教育一开始就受到科学教育的遮蔽而衰微不振。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反思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失衡的危害。而此时,我国正在学习苏联模式,结果是大多数高校变成了单科性理工院校,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剥离。
科技与人文分离导致了两种畸形人的出现: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奢谈人文的边缘人。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在此观念的主导下,“唯科学主义”倾向油然而生,表现在教育领域,即为对自然科学教育的过分倚重。在专注于科学技术传授与习得的背景下,人文精神的培育、完善人格的塑造被逐渐淡化。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
近年来,大学的市场取向、功利取向日趋明显。如果说强调教育的生产力属性还有积极意义,那么大学产业化论调一经提出,其诸多弊端已是毋庸置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的学校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
理性的选择:重建大学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在人文精神日趋衰落的今天,确立现代大学理念,召唤日渐逝去的大学人文传统,为国家、民族培养造就更多“关注天空的人”,是21世纪中国大学的核心使命。
树立现代大学理念是重建大学人文精神的前提。教育面对的应该是人的灵魂,教育者应该用人文精神之石去点燃受教育者的心灵之火,教给人所应该具有的自由、梦想、尊严和对未来对幸福的追求。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构建大学人文精神最直接的途径,便是强化人文教育。在价值层面上,要使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政策层面上,必须确立人文教育与人文学科的改革发展目标;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将其确立为核心课程之一。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培育大学人文精神的关键。科学教育以求真为主题,人文教育则以求善为根本,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二者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和而不同。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21世纪大学教育的归宿所在。实现这一整合,应着眼于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上注重文理渗透,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实现二者的整合;中观层面上应完成文理科在高等教育层次上的整合;微观层面,即教师的教书育人,在教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保持对社会的适度“超越”是提升大学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关于大学对社会适应与超越的问题逐渐成为讨论的一个热点。这里所谓的“适应”与“超越”亦即高等教育必须遵循的两个规律:社会适应性规律与个体适应性规律。社会适应性规律即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执行其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功能;个体适应性规律是指高等教育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利于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养成。令人遗憾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适应社会过度,在不知不觉中为经济所控制,其自由与独立正在一步步丧失,对社会责任和崇高理想的追求也正在淡化。
大学是人类的精神殿堂,是探求学问、追求真理和终极关怀的地方。“人文”的核心命意是“超越个体、超越种族、超越国家、超越具体人伦事功,从人类整体甚至宇宙大全的角度思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在适应社会的同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超越性,是培育其人文精神的本真命题。(作者系青岛理工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