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个叫张惠琴的女人离去了。她是舟舟的母亲。
许多人都知道舟舟,他是中国著名智障指挥。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舟舟的妈妈身患癌症十二年,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是,她必须用舟舟能够理解的
陪他好好活下去
1994年3月,43岁的武汉市机床厂厂医张惠琴被确诊患了乳腺癌。这一年,舟舟16岁。
张惠琴在得知病情后首先涌起的念头是:我要将这个孩子带走,母子俩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张惠琴看见街上乞讨的孩子,破衣烂衫,脸上脏兮兮的,她心如刀绞,想着她的舟舟:如果有一天他沦为他们中的一员,会是怎样的?他会比这些孩子更悲惨,因为他根本连乞讨是什么都不懂。
张惠琴在一家土产商店买了两瓶敌敌畏。
筋疲力尽地回到家,打开门,舟舟快乐地从屋子里冲出来,像平时一样大喊:“妈妈!”他弯腰在地上摸索着,终于找到了妈妈的拖鞋,赶紧拉出来递到妈妈脚下。
张惠琴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抱住舟舟就哭了起来。
舟舟意识到妈妈今天和平时不一样,他伸出笨拙的手指在妈妈脸庞上拭过,突然有些紧张地辩解说:“我今天很干净,很听话。”
这一刻,张惠琴决定:为了舟舟,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她对丈夫――武汉市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手胡厚培说:“我一定要活下来,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
张惠琴住进了医院,开刀,化疗,近半年,没有见到儿子。她拆掉自己的毛衣,给舟舟织,心里盘算着:这是舟舟18岁时穿的,这是舟舟20岁时穿的……
出院回家的那天,儿子站在门口迎接她。他似乎不认识妈妈了,定定地看着她,眼神陌生又带着凄凉,这是张惠琴从来没看到过的眼神,一种痛苦忧伤的表情。舟舟就那样一直看着妈妈,张惠琴缓缓地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在听到第三遍的时候,舟舟突然咧开嘴笑了,他认出来了,认出这个消瘦、憔悴留短发的女人,原来是妈妈。
他赶紧弯下腰摸索,然后把拖鞋塞到了妈妈脚下。
张惠琴教舟舟数数;教他系鞋带;教他爱干净,讲卫生……她每天给舟舟一块钱,让他出去吃早点,希望他能学着多接触社会,使用钞票。
正在这时,胡厚培所在交响乐团的一位同事,偶然中发现舟舟只要听见乐声响起,就会安静下来。他手里挥舞着一支铅笔,像真正的指挥,直到曲终。
张惠琴兴奋极了,她终于找到了适合舟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夫妇俩决定送他上智育培训学习班,还请一些指挥家来指导舟舟……
1999年元旦前夕,中国残联特地请舟舟参加残联举办的春节晚会。在晚会上,舟舟的音乐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残联主席邓朴方拥抱着舟舟,深情地说:“一切生命都是伟大的!”
谁来照顾舟舟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前,在北京21世纪剧院汇演,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舟舟的指挥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此后,舟舟又在美国巡演指挥了几个世界顶尖交响乐团。
然而这时,在国内的张惠琴却被查出癌细胞已转移并扩散。医生告诉过她必须坚持定期化疗和复查。一次化疗就得几千元,张惠琴舍不得,一拖再拖。她每天一大早起来煮银耳汤和稀饭,然后拿出去卖;下班后又去一家私人诊所打工,忙到晚上11点。她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吃一元钱的面条。
她要为舟舟尽可能多攒一分钱。
一个多月后,舟舟从美国回来了,这时张惠琴的头发因化疗已经全部掉光。看着妈妈憔悴不堪的模样,舟舟摸了摸妈妈光光的脑袋,突然流着泪说:“妈妈,你得了病吗?”
这是舟舟第一次知道妈妈有病,他的话像一股暖流涌入了张惠琴的心里,她感到莫大的慰藉!她曾经以为舟舟永远不会懂得什么叫生病,什么叫问候。
张惠琴常常站在幕布后看儿子在舞台上表演,她要记住儿子沉浸在音乐中的表情,那样丰富,那么可爱,她希望自己永远不忘,哪怕去了遥远的天堂,一闭上眼就想起舟舟摇头晃脑举着指挥棒在音乐中舞蹈的模样。
张惠琴加紧培养舟舟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无数次叮嘱舟舟,早晚要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令她欣喜的是,舟舟有了更多自我表达的意识,他喜欢吃鸡肉、喝可乐,他每天必须听三小时以上的音乐,害怕夜晚看见闪光灯,他喜欢穿西服和运动鞋,他最烦人家说他胖……
这年,张惠琴陪着舟舟随中残联艺术团循环演出,到新安时,她感觉到胸腔似乎要爆炸一般的疼痛,完全站不稳了,她想,也许自己不行了。
在医院,医生惊呼:她已经满胸腔积液,不知她是怎么忍受巨大痛苦呼吸的,而且她还四处奔波。
这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舟舟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参加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公益演出,当主持人介绍了舟舟并请他讲话时,舟舟突然闭着眼睛,显得很伤心,说:“我有一个好大的妈妈!她有病了,我要赚钱帮她治病,帮妹妹读书……”
也许舟舟是想表达“伟大的妈妈”吧,可他说成了“好大的妈妈”,但他这孩童般的纯真让台下许多观众落泪!
死亡不是爱的遗弃
张惠琴的癌症渐渐扩散,而舟舟似乎越来越懂事了。他陪妈妈去医院时,对医生说:“不要把我妈妈的头发打掉了。”
舟舟收到别人的礼物,第一句话总是:谢谢,我要送给我妈妈。
舟舟去外地演出了,就会给妈妈打电话。妈妈的电话号码,是他唯一会连续按下的数字键顺序。
一天,张惠琴在家看一个电影故事。故事名叫《小孤星》,讲一个四岁小女孩在母亲车祸去世后的故事。女孩在母亲的墓地前拼命刨土,要把妈妈找出来。
张惠琴震惊了,她一直只想着要怎样安排舟舟将来的生活,却从来没想过舟舟会怎样看待她的死亡。
张惠琴告诉自己,她一定要教舟舟学会面对妈妈的离开,她无法想象因为自己的死亡,令舟舟感觉到被遗弃,感觉到孤独与绝望。
张惠琴从舟舟最喜欢的游戏――打手机入手,一次又一次反复告诉他,如果有一天妈妈不在了,你要学会给妈妈打电话。她拿着手机放在舟舟的耳边,对他说:“你看,就像这样子,你看着天空对妈妈说话。”
舟舟说:“妈妈好,今天天气好。”
张惠琴流着泪点头。
舟舟继续说:“妈妈,我今天演出了。有人送给我一个蛋糕,给你吃。”
……
张惠琴又指着院子里的小树对舟舟说,如果以后要找妈妈的话,就去看那棵树。你可以把要送给妈妈的小礼物,比如一块蛋糕,一颗糖埋在树底下,妈妈就会吃到。再或者,你可以在树干上挖一个小洞,有什么悄悄话,就对着小树洞轻轻地说,妈妈一定会听见。
她告诉舟舟,爱你的人死去,并不代表着离开,更不意味着遗弃。爱你的人与你同在,无论身体在哪里,只要爱在,爱你的人就在。
舟舟听着,他听不懂,但他分明是听懂了。
2006年5月27日下午,张惠琴在武汉市161医院肿瘤科骤然辞世。
去世前,张惠琴与武汉市红十字会眼库签订了眼角膜捐献志愿书。她的志愿书是这样写的:舟舟是在社会的关爱中成长的,我也要回报社会,帮助那些失明的人。
装有张惠琴眼角膜的保温瓶送往深圳前,舟舟特地要过那只保温瓶,轻轻抚摩着,似乎在感受母亲的体温。他没有哭,但他分明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他只是一遍遍仰望天空,举着手机,对着天空喃喃自语。(本文照片为资料照片)(摘自《现代家庭》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