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八院士倡议: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步伐

2006-10-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陆彩荣、夏斐 通讯员龚文德 我有话说
本报武汉10月29日电(记者陆彩荣、夏斐通讯员龚文德)出席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创建50华诞,即新中国完整的测绘学科创立50周年庆祝活动的8位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天在此间共同倡议: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步伐,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事业发展。

据了解,创建于1956年的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代表了我国测

绘教学、科研的先进水平。50年来,这个曾经的“冷门学科”造就了“热门的事业”,促进了中外测绘技术的交流和发展,为我国测绘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包括享誉中外测绘界的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陈俊勇、李德仁、刘先林、宁津生、张祖勋、刘经南等9位院士。

今天,由陈俊勇、许厚泽、刘先林、魏子卿、宁津生、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8位院士和国内外测绘界的知名学者专家纷纷前往武测祝贺,并就我国测绘事业发展提出新鲜建议。

据介绍,“数字中国”是一个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的完整的国家信息系统体系。它的支撑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遥感技术(RS)、数据库技术等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等在内的空间信息安全技术。

院士们指出,在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数字中国”将广泛服务于群众的工作、生活,带来文化消费、人际关系等的深刻变化,必然全面提高公众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转换和升级,增加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的大力发展,创造一个公信、稳定、安定、有序、高效的虚拟交易环境;同时,将提高我国的信息化水平、生态化水平、全球化水平、竞争力水平、集约化水平和公平化水平。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院士指出,“数字中国”不再仅仅是测绘专家和测绘行业的事,它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车载GPS、电子地图、手机定位等应用方面日益走进百姓生活。

目前,我国测绘学科已完成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的转变,目前正在向信息化测绘迈进。宁津生院士说,信息化测绘就是要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通过完全网络化的运行环境,实时有效地向信息化社会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其特征是多方面的,如技术体系数字化、功能取向服务化、数据获取实时化、信息交互网络化、基础设施公用化、信息服务社会化、信息共享法制化。

8位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数字中国”建设已列入国家测绘事业“十一五”规划,为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展示了美好前景。但目前我国信息化测绘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诸如: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庞大的通信网络,不能实现高速图像图形传输;适应无缝链接、逐级放大等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图影像还没有建立;地理信息的采集标准还不完善等等,这些都制约了“数字中国”建设的速度。

8位院士就此共同呼吁,要加快“数字中国”的建设。他们倡议:一、要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加强“数字中国”建设的组织领导,提高其建设水平和社会作用力;二、在国家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加大信息采集现代化建设步伐,特别要加速卫星测绘技术发展,加强基础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快相关科研项目研究和成果的转化力度,使信息化测绘成果应用更为广泛;三、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领军型现代测绘人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特色明显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