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四川第一所农业学堂――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在成都的一处旧仓库成立。就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四川近代农业“兴农学、修农政、图本富”的农业强国之路,这也是四川近代农业教
川农大的百年,是四川农业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铸就辉煌的缩影,“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得到社会的肯定。
在川农大发展史上,曾先后有曾省、程复兴、李荫桢、张松荫、李驹、佘耀彤、陈之长、刘运筹、王善?、陈朝玉等著名学者在校执教或担任领导。川农大在雅安办学的第一任校长杨开渠,第二任校长杨允奎,第三任校长、现名誉校长杨凤都是归国学者。杨开渠教授在我国水稻科学界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四川农学院建立初期,他靠骑自行车四处收集材料,用自制的简易实验仪器进行科学研究,艰难地开拓着科学事业的领地。杨允奎教授是我国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与配制玉米杂交种的领路人,也是我国农作物数量遗传育种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杨凤教授创建了学校的动物营养学科,该学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成为我国该领域第一个全国重点学科。他主持制订我国及四川猪的饲养技术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结束了我国长期借用国外畜禽饲养标准的落后局面。而一批大师级的科学领路者的名字更是掷地有声:如我国现代土壤肥料科学先驱彭家元,为我国土壤科学作出开拓性贡献的侯光炯,我国近代公园建设的先驱之一李驹,我国畜牧兽医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陈之长等。他们的潜心钻研,使学院科研成果累累。
“川农大精神”在传承、发扬和丰富的过程中,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川农大人,打造出一支素质优良的专家教职工队伍。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开达首创灿亚种内品种间培育雄性不育系,培育出的系列冈・D型杂交稻成为我国水稻生产应用的三大类型之一,其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他还率先探索成功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新途径――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第一次创造运用生态育种法选育两系杂交稻。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创造了数量遗传研究和群体改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种选育同步进行的玉米育种新方法,选育出的两个自交系已成为我国玉米育种的骨干自交系。这一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颜济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完成的“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他的“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教授,1987年10月被选派到德国留学。1990年初,他的研究工作正取得可喜进展,此时学校来信急需他尽快回国,他毅然选择了立即回国。他主持的“构建大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还有一大批中青年专家,如邓良基、任正隆、郑有良、朱庆、杨文钰、陈代文、胡庭兴、李学伟、潘光堂、张新全、黄玉碧、汪开毓、王昌全、张小平等,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已取得可喜的成就。
如今,四川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产品收购价格“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川农大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部省重点学科,12个部省重点实验室,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博士授位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等。这在四川省属高校中是独一无二的。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已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人才7万余人,取得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2项,其中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50余项,其中学校主持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更为可喜的是川农大70%的获奖成果得以推广转化,服务“三农”,创社会经济效益460多亿元。川农大为我国特别是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党的建设、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对外开放、体育卫生、学生社会实践和毕业生就业等工作多次受到中央和国家部委及省的表彰,被评为全国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