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审美化生存建构》一书中提出我国图书出版应尽快实现由传统封闭型、雷同型、生产型、单媒型出版向现代的外向型、创新型、经营型、多媒型出版形态的转变
那么这个体制有什么意义呢?作者主张这个体制既能最大限度地创造出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又能最大限度地创造出出版物的经济效益;既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又能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直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既与国际出版惯例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
作者对这一课题研究的良苦用心,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确实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
作者主张图书出版活动中的审美关系及其美、美感、美的创造均须具备“物种尺度”的特性,均须接受真善美统一构成的整体尺度的规范。只有这样,图书出版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成为图书出版美学本质规定的具体化,或者说,图书出版美学才能完备地、具体周密地实现自己的本质。作者认为,图书出版美学的体系,是由图书出版美学研究对象的逻辑关系和图书出版美学本质的具体化行程规定的。而整体的、过程的、成果的、效应的研究则构成了图书出版美学的“活”性体系,构成了有机联系的系统。
本书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作者以一种求实的心态,给我们带来了审美化生存许多新颖的观点。本书极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某些根深蒂固的传统出版美学观念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启人心智,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