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略论昆剧明清传奇保留剧的历史价值取向

2006-11-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邱飞廉 我有话说
清中叶以来,昆剧明清传奇保留剧在反映时代价值观的层面上有空疏之弊。

一、商业题材及时代价值取向的缺失

在明清传奇中,具有时代价值取向意义的商业题材剧难觅踪迹,这一现象令人费解。

明中叶,王阳明首先发难,其后,泰州学派、李贽、气学派、王学修正派等,

都对程朱理学的核心价值秩序展开了全面的冲击。就“义与利”这对具有商业题材意义的价值范畴来说:就是要将对立的义与利变换理解为“义即是利,利为义之和,正其谊以谋其利”。这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具有巨大的时代进步意义。理学家们蔑视“利”,认为三代之后“言理财者必小人”,可李贽却肯定私心、私利,鼓励“勤俭致富,不敢安命”,并极力提升商人的地位:“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赀,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商人“必结交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受其利而远其害”。这是一轴多么生动的戏剧画卷呀!只可惜在明清昆剧传奇保留剧目中却未能欣赏到这轴生动的画卷,使之形成了时代价值的缺失。

李贽的这种价值观人称是晚明“工商皆本”经济思潮中的奇葩。不仅如此,其实在李贽之前就有了王阳明提出的“四民平等说”,张居正提出的“资商而惠农”观。又有何心隐提出的“商贾大于农工说”。这种推崇商业发展的全新经济思想,这种关乎“治生产业”的人伦物理的故事,这种“各遂千万人之欲”的自由竞争的场面,在明清时期历史的舞台上真真切切,甚至是惊心动魄地出现过,但却没有在传奇戏剧的舞台上演义、展现其社会发展的风采,这不能不说是那个时代戏剧艺术精神的一种遗憾。

造成此类题材及价值观缺失的原因,或许主要有三点:一是在一般士大夫们的意识中,还没有普遍形成经商的观念,封建统治者又对商业采取抑制的政策。二是商业社会还属滋生发展期,商人群体尚未能形成一个强大的社会阶层。三是戏班体制较为落后,师傅是私人招徒,并是口耳相传,极为保守。一个戏班往往就演那么几个保留剧目,极少创新。

二、生态人物性格的空疏

昆曲明清传奇保留剧目中的主人公,多为无私无怨的节妇烈女和循规蹈矩、恪守礼教的醇儒。这类主人公已沦为一种伦理道德的符号,缺少灵性、均非性格丰满的生态性人物形象,剧作也显不出对人物性格挖掘的魅力。

例如,明代陈罴斋所作的《跃鲤记》传奇,写姜诗的妻子庞三娘性情温和,躬行妇道;婆婆不通情理、性情固执。一日三娘到江边汲水,遇风浪滑入水中,桶被卷走只得空手而归。不想婆婆因此大发脾气,竟然逼子休媳,并逐出家门。一日三娘于路偶遇儿子,问起家中冷暖,又被婆婆遇见不问情由地打了一顿。即使如此,三娘依然躬谨行孝,无怨无悔地做了汗衫和桐花团扇托人送予婆婆。其单向度的扁平性格,呆板得毫无生气,不过是礼教的一个符号。还有像《商辂三元记》中的秦雪梅、《眉山秀》中的苏小妹也都具有这种单向度的性格特征。

不仅如此,就连神仙也多是道德的化身。我们知道,程朱理学的理论体系即是当时官方的哲学体系。关于“道心、人心”这对理学核心价值的范畴,程颐主张消灭“人心”,保存“道心”。朱熹认为“人只有一个心”,但心思的向度不只一个,他说:“人自有人心道心,一个生于血气,一个生于义理。饥寒痛痒此人心也。恻隐、羞恶、是非、辞让,此道心也。”但重要的是,朱熹同时强调“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所命焉。”即要“道心”主宰节制着“人心”,这与程颐是一致的。

这就是昆剧传奇文人剧中,为什么会出现许多符号化扁平人物性格的哲学基础了。

但问题在于,到了明代中叶,李贽等有识之士将“人心”解放的思潮已发展到“私心”说,也就是“童心”,直心而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藏书》,卷二十四)李贽把“道心”与“人心”这对二元对立的理学核心价值颠倒了过来,使正常的“人欲”有了表现的舞台。并且王阳明等一批“狂者”也不赞赏以醇儒为理想人格,他们所欣赏的是“豪杰”,是那种敢为天下先,率性而为“一克念即圣人矣”之士。因为豪杰多任性纵行,所以要“克念”,“克念”在那时代自然只能用“道心”,这其实就是“人心”与“道心”的“中和”了。这才是明清时期的理想人格。据此,明清传奇已经有了大量出现立体生态人物的可能,已有了哲学理论的奠基。但遗憾的是:在明清昆剧文人作家的笔下,这类人物却仍显空疏。

当然造成此类戏剧人物空疏的原因还有:多变性的“乡愿”是孔子以及后儒们所反对的人格。王阳明说:“乡愿以忠信廉洁见取于君子,以同流合污无忤于小人,故非之无举,刺之无刺。”“乡愿”像墙头草随风摆,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和信念,为儒者们所不容。所以,儒者们选择表现的人物必是具有卓然单纯品格之人。戏剧功能性人物的需要。传奇剧本是抒情文学向叙述文学转变的一种体裁,由于当时戏剧文学观的认知水平所限,剧作家此时的关注点,多停留于矛盾纠葛的构筑和惊奇情节的敷衍上。所以,舞台的戏剧性是需要某类单向度性格的人物参与,来决定剧情发展的方向或迅速组织矛盾纠葛的。这类单向度人物是专为戏剧性而设的,具有明显的戏剧功能性,他们有时就是戏剧发展的动力,甚至成为一种剧情变数的有效机制,因此是戏剧矛盾纠葛发展的需要,赋予了他们以单向度性格的特征。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