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总统在解释理由时说,拉丁字母在当今世界交往中有着压倒优势,“包括独联体成员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改用拉丁字母就是明证。”
1920―1930年间,阿塞拜疆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塔吉克语、土库曼语曾一度使用拉丁字母。随后,又都改回基里尔字母。在上世纪90年代独立浪潮的推动下,摩、阿、土和乌兹别克斯坦又重新改用拉丁字母。综观历史,几乎所有独联体国家的语言在从基里尔字母改用拉丁字母的过程中,都伴随着一个激进的“去俄化”浪潮。
15年来,俄同其他前苏联共和国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而对俄一贯友好并至今算得上盟友和伙伴的国家目前莫过于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但由于俄坚持要求提高供白的天然气价格后,俄白关系迅速跌到了历史最低点,白总统卢卡申科近来频频抨击俄罗斯。独立伊始,哈就将自己定位为“有实力的重要地区大国”,奉行以巩固独立和主权为中心的“全方位务实平衡”外交。由于近年能源价格猛涨,加之来自东西方的巨大投资,哈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之一。哈领导人不想再充当俄的“小兄弟”,开始效仿乌、格、摩等其他独联体国家,到西方寻找盟友。
在俄看来,一旦哈改字母成功,占哈人口30%的俄族居民将有同俄罗斯割裂开的危险。根据哈宪法,哈语是国语,而俄语在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与哈语同为正式使用的语言。俄担心,哈片面强调哈语的国语地位,预示着俄语地位的下降,将出现新的“去俄化”倾向。
字母问题不止出现在前苏联地区。记者曾在前南斯拉夫地区工作3年,那时每天都会碰上“一种语言,两种字母”的现象:即在同一个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中,存在拉丁、基里尔两种字母书写形式。在前南,克族多用拉丁字母书写,塞族、波族、黑山族则用基里尔字母拼读。“二战”期间,主张建立“克罗地亚独立国”的人宣称,只存在克语而不存在塞语,并禁止塞尔维亚人用基里尔字母印刷书籍。同样,塞族在文字上表现出的民族性也很强烈。塞著名画家瓦迪米利奇曾退回了国立萨拉热窝博物馆寄给他的一封信,还在上面批注道:“本人不接受来自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黑山或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用拉丁字母写的信……如果您用拉丁字母给我写信,请从克罗地亚或斯洛文尼亚寄。”当时,这番非常有损民族团结的言论竟公开刊于塞尔维亚的《政治报》上。
“小字母折射大政治”。无论是俄哈有关拉丁、基里尔字母引起的猜忌,抑或是塞―克语碰撞出的“火药味”,都是诸如“外交亲疏、民族积怨、宗教对立、疆界纠纷”等其他更深层矛盾的“外化”。(本报莫斯科11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