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五十周年纪念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说,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2349个,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数量上已经有了,但质量上还需要上档次。”他建议建立保护区升降级制度,对保护不力,甚至受到严重破坏的保护区,要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失去保护价值的
对于自然保护区如何质量上档次的问题,专家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科研是保护区的“看家本领”
过去,保护区科研主要依赖于有关部门与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启动自然保护区科研项目的方式,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繁殖研究、大连蛇岛自然保护区的蝮蛇栖息地研究、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中科院的30多个生态定位观察研究等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自然保护区内部的科研力量积累并不足。”四川王朗保护区负责人陈佑平说,王朗保护区在同行中算是科研做得不错的,但目前科研力量都来自于国际和国内的其他研究机构。保护区试图培养一些人,可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有时候你就会很奇怪,这边人手不足,那边有人找不到工作;这边有科研没人做,那边又有人找不到项目点。看来,一是我们的科研吸引力有问题,二是双方的对接上有问题。”
贵州草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周容宪说:“由于经费不足,一点钱,发个工资,买台车,就差不多了,但我们发现,今后不能再在基本科研设备上有亏欠,过去对科研工作也未予以足够重视,有很多保护区的人,对本保护区的家底都不清楚,对本保护区的‘旗舰物种’缺乏深入了解,更不用说对保护区栖息地内的其他物种和生态了。”
“社区共管”是保护区的“新动力”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杨松海说,过去,保护区为了体现管理力度,就是“抓人”,导致与社区关系紧张,“到了村里,连杯水都喝不上。抓人不是方法,也不是目的,我们的目标是在发展中求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推行‘社区共管’之后,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多了,人与自然也开始朝和谐方向发展。”
我国的不少保护区,正认识到“社区共管”是可持续保护的理想方法,纷纷制定了社区共管保护体系。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在基本建设、监测巡护、生态旅游等方面吸收周边社区村民来区参与;鼓励保护区职工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与周边社区村民联合养蜂,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天然绿色食品产业,每年生产野生蜂蜜近30吨。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青山湖垸区,是全国第一个退田还湖建立社区共管的示范点。2004年1月,保护区与湖南汉寿县林业局,青山湖垸原居农、渔民代表协商,成立了“汉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青山湖垸社区共管委员会”。共管委员会下设水产资源组、生态旅游组、动植物保护组、环境监测组等。“社区共管”项目实施后,鱼类资源、鸟类资源和生态环境恢复迅速。
生态旅游是保护区的“新理想”
云南白马雪山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谢红芳,很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他们准备开展生态旅游尤其是高端生态的情况。他说,“社区共管”实践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觉得“生态旅游”是不少保护区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我们不急着开展项目,而是认真做好基础的调研。两年前就进行生态旅游方面的规划,由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叶文教授负责《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概念性规划》项目。预计不久的将来,白马雪山的生态旅游会成为保护区的品牌。”
谢红芳说,为了迎接生态旅游,保护区必须迅速努力提高职工的科学能力。“我们现在有70名员工,随着‘社区共管’的进展,巡护管理与日常监测将逐步由社区居民的‘护林员’来担任。我们新近成立了滇金丝猴研究中心,准备广泛招聘高素质人才,千方百计用‘科研事业’将其留住;同时,大力提升现有员工科研水平,逐步让70名员工中的绝大部分都成为科研专家。因为生态旅游本质上比拼的是科研水平,看重的是‘讲解系统’,如果我们职工无法把本地的‘美好和危急’说得明明白白,让人信服,生态旅游的意义就可能折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