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涉及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现在我们所要弘扬的“国学”,主要指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泉、精神底蕴、传统美德。虽然其中确有封建、糟粕的东西,但其基本内核是健康的、有益的。从精神层面来看,弘扬“国学”可以使人辨明人伦、懂得礼义、规范行为,从而加强国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国人道德水准的提升,这是弘扬“国学”的要义所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国学”传播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是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美德的根本和源泉所在。无源之水必干涸,无本之木必凋零。民族文化的形成,国民道德的养成,必须建立在对“国学”的传承、弘扬上,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与多元文化交流的根基,就会失去自我。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学”所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国学”注重人格教育、行为教育,教导国人明礼知行,知荣明耻。因此,“国学”不仅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有其积极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这也正是目前出现“国学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放眼当今中国,在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影响下,一些人道德滑坡,致使世风日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遗忘,甚至遭唾弃。君不见,不孝敬父母者有之,不尊敬长辈者有之,不遵守公共秩序者有之,不讲诚信、不守信用者也有之;更有甚者,置他人健康乃至生命于不顾,冒天下之大不韪,制售有毒大米、饼干、食油等,牟取不义之财,这种现实情形令人忧虑乃至震惊。正因为如此,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国民思想道德建设,并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国民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抓起,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弘扬“国学”,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便凸显出其现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倡弘扬“国学”,并不是要搞什么文化“回归”、倒退复古,也不是要求国人都“一窝蜂”地钻进故纸堆里,将“国学”奉为圭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是希望国人能够将“国学”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并与现代文化和现代社会中的道德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转化为全社会的文明自觉。所以,我们对待“国学”的正确态度应当是:师古而不泥古,师古而不复古。惟其如此,才能使“国学”得以发扬光大,使其在加强国民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