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学院医科在学术上融汇了原来华南三所医科院校的校训,即原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思合一、思辨合一和知行合一的治学指导思想,中大医科提倡的“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的“以医济世”、“以医育人”的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精神,以及岭南大学“博雅教育、怀抱天下”的理念
综合发展的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的医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往往是多个相关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互相结合的结果,因此要站在学科的前沿、学科的高端引导本门学科的发展走综合性和多元化道路。原中山医科大学的许多大师作为本门学科的奠基人和领军人物,很好地掌握了这一规律,选择了跨科性的发展道路促成本门学科根深叶茂、学术繁荣。我国现代临床放射学先驱谢志光教授认为,诊断放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但包括临床诊断治疗,还包括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机械学和放射剂量学等相关学科内容。因此,他早年在学科建设中,就已重视在放射科内既开展放射诊断,又建立放射治疗室、放射生物学和放射物理学实验室,并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成为我国将放射生物物理学与临床应用密切联系起来的创始人,并由此也成就了谢志光教授专业学识和技术的博大精深。
现代医学临床学科重视治疗与预防相结合、临床研究与基础实验研究相结合。中山中大医科的大师都重视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基础研究,以提高临床诊疗的水平,并为预防工作提供科学指引。因此,在1965年建成的,以陈耀真、毛文书教授为主任的中山医学院眼科中心就包括有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眼病防治中心三位一体的专业机构,体现了现代医学学科建设多科性综合性发展的路向。
独具特色的防治研究
中山大学医科地处岭南,岭南本土常见的地方病、流行病、多发病自然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专家学者的科研聚焦,也多集中在广东的一些常见病,如肝吸虫病、恙虫病、鼻咽癌、血吸虫病等的研究。
关于肝吸虫病与肝癌的关系,早在1928年及1933年,病理解剖学大师梁伯强教授通过尸解病理学研究,揭示出华南居民一部分原发性肝癌是当时是广东多见的肝吸虫感染的后果,提出了预防肝吸虫病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一项有效措施。
鼻咽癌(西方又称广东瘤)是华南的常见癌病,中山大学医科的学者对本病经过近数十年的研究,从基础到临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早在1962年,梁伯强教授首创鼻咽癌组织分型学说,阐明了鼻咽癌的组织类型、组织发生学及其生物学特性,引起国际上的重视,其相关论文至今仍为国际鼻咽癌研究者参考的经典文献。在临床诊疗研究上,中山大学医科的学者又提出了鼻咽癌临床分期方案、鼻咽癌诊治规范,均已被学术界认可为全国参考标准。近年来,中山大学医科在由曾益新院士主持的“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上,在染色体水平、基因水平及遗传易感性三大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荣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述几项成就在为人类征服鼻咽癌的进军中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陈心陶教授为消灭广东血吸虫病,经过深入研究,从华南地区特点出发,提出一整套综合治理措施,使广东省成为我国第一批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并能巩固下来的省份,受到国际上医学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赏。
恙虫病在上一世纪50年代曾是广州的流行病,中山医科寄生虫学专家徐秉琨教授通过对恙虫病流行病学、恙螨形态分类学、实验生态与防治的研究,确定了恙虫病的主要媒介种类和宿主,其中许多是未发现的恙螨种类,从而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并率先提出恙虫病预测预报的媒介恙螨生态学理论,为消灭恙虫病提供了科学基础,受到了国际学者的高度评价。
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
中山中大医科的大师们把医学的学术研究定位在发展和创新。内科学家陈国桢教授曾说过:“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和发展知识。”谢志光教授指出:“医学专业人员在学习和研究中应当善于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钻研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强调了学术研究应把重点放在自主地创新。
许多中大医科的名教授都以其在研究中的创造发明启迪了后辈的科学精神。谢志光教授在放射诊断中为解决髋关节后脱位诊断困难的问题,首创了一个能够明确地显示髋关节后脱位的特殊投照的位置,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国际上称为“谢氏位”,至今仍为外国专业学者沿用。
微生物学家白施恩教授为了改进白喉的诊断,首创用“鸡蛋斜管”法培养白喉杆菌并取得成功,这种材料易得、制法简便、效果确实的培养基很快就推广到美国和欧洲各地的细菌诊断实验室中应用,国际微生物学界称之为“白氏培养基”。白氏培养基的创用对早期诊断白喉患者、保护儿童健康有很大的贡献。
此外,病理学家秦光煜教授1962年首次发现和报告界线类麻风内脏病变,被国际著名麻风病理学家称为“创造性工作”;医学遗传学家杜传书教授在蚕豆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发现中国人G6PD的7种基因突变类型,建立了ARMS筛查G6PD基因突变的新方法,为预防蚕豆病作出了贡献。
在前辈锐意进取、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鼓舞下,新一代中山中大医科的学者在当今的科学大河中逐浪前进,正在焕发出新的学术风格,从个人创新进而更重视发挥科研团队创新的能力;从单个学科创新进而更重视依靠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积聚并迸发出巨大的创新潜能;从机遇性创新进而更重视有计划地承担大课题,争取重大的科研突破;从普遍要求发扬创新精神进而重点支持优势学科、强势学科,锦上添花,夺取科学桂冠。近年来,中山大学医科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973计划),并与中山大学学校的一些理科学院交叉融合进行科研攻关,加强了211工程重点学科的建设,以及一些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这些都体现出中山中大医科与时俱进、力争上游、多作创新贡献的学术风格。
全球视野的国际合作
在中山中山医学院医科创建早期,科研上曾有过初步的中、德学者之间和中、美学者之间的合作。全国解放后初期,尽管国门尚未大开,对外交往有限,但中山医科医学院的教授仍然重视学术的国际交流。改革开放后,特别在我国参加WTO后,中山大医科新一代的学者在前所未有的宽松的国际交流合作环境进行科研学术工作。学者们瞄准国际科学前沿,通过客座教授、访问学者的交流或合作等方式交流科技信息,培养研究人员,壮大科研队伍,参加跨国和多中心联合研究课题,开展科研攻关。学校依靠与WHO(世界卫生组织)、CMB(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及其他国际科教文机构和组织合作,争取在课题项目、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上得到支持,相互合作,造就一流的学科,获取一流的科研成果。
中山大学医科的一百四十年,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近代积弱而至今朝崛起,见证了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从萌芽到成长和昌盛。展望未来,在中山大学综合性大学大环境背景下的现代中山中山大学医科,紧随着祖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必将进一步弘扬优良而独特的教育传统,彰显其现代而务实的学术风格,为中国和国际医学的进步,做出它应有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