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山文化”改写长江下游史前文明史

2006-1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通讯员 盛锋 我有话说

图为在上山遗址出土的陶器(修复)和石器。陶器多为夹炭红衣陶,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左图为石磨盘和石球,反映了与原始农业紧密相关的经济生活模式。盛锋摄

2006年11月7日,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在浙江浦江正式向全世界宣布:经过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教授、严文明教授等专家的考察和研究,认为上山遗址是我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一文化被正式命名为“上山文化”。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中)在研究上山遗址出土的陶片。盛锋摄

专家们认定,上山文化代表了一种新发现的、更为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

上山文化的命名有多大意义?中国环境考古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莫多闻一语中的:“20多年前,河姆渡文化轰动了世界。大家都在想,它周围是否有更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直到近年才找到萧山的跨湖桥、嵊州的小黄山,还有金华的上山。上山遗址的年代约在1万年前,比河姆渡文化还早了3000年,这是很重大的突破,考古学意义尤其重大。”

在考古学上,能称作文化的遗存委实不多,是什么让“上山遗址”成为万众瞩目的“上山文化”?1万年以前长江下游的原始人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上山遗址当年险些被错过

在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有一片地势平缓的河谷。上个世纪80年代,村民烧砖取土时,发现了一个古代文化遗存。

2001年,浙江省文化考古研究所和浦江博物馆在此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古墓44座,专家认定这是一个氏族公共墓地,距今约4500年,相当于良渚文化中期。同时,他们还在墓葬区东北方向300米处一个名叫上山的小土丘上,在600平方米地域内发现了大量完全陌生、十分原始的文化遗存。当时的考古专家们对此没有特别在意,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上。

发掘结束后,考古队匆匆转移到浙江省萧山市进行跨湖桥遗址的发掘工作。在跨湖桥,他们发现了8000多年前的稻作文明遗存,比河姆渡的发现还早1000多年,此消息让国内外轰动,上山的发现随之被跨湖桥发现的光芒所遮盖。

但在上山看到的那些粗糙石块,让发掘跨湖桥遗址的考古队领队蒋乐平一直放心不下,他推断那可能是一处更古老的文化遗存。蒋乐平回忆说:“后来,我们请北大做了碳14测定,确定上山遗址的年代在1万年以前,真没想到年代有那么早,差点就错过了。”

这真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上山小土丘在考古学家口中很快升级成了“上山遗址”。回过头,大家再看那些发掘出来的各式石块、陶片,感觉和以前大为不同:样样都变得原始和古老起来。陶胎中的稻壳遗存受到了特别关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郑云飞博士对陶土、稻壳作了实验性测试,确定属于栽培稻范畴。

2004年12月18日,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为首的国内考古专家专程来到浦江考察上山遗址,肯定了上山遗址年代的久远性,并且认为,上山遗址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源头。

上山遗址为何升级成上山文化

很多人想知道的是,如今上山遗址怎么又变成了上山文化?这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据专家介绍,考古学文化的定义以及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迹、遗物的总和。考古学文化通常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地来命名。而考古学文化如何命名,这其中,一个重要参考就是陶器特征。

专家们认为,上山的发现已经超出了遗址的概念:

首先是遗址下层的文化内涵非常新颖独特。以大口盆、平底盘、双耳罐为典型代表的陶器群,明显不同于长江下游地区以往发现的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

另外,专家在上山出土的夹炭陶片的表面,发现了较多的稻壳印痕,还出土了稻米遗存。这是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是研究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珍贵资料。

从时间上看,通过考古发掘,已证明上山下层的文化遗存早于跨湖桥文化与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而近年在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发现的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存,进一步证明了上山下层的文化类型不是孤立的。两处遗址位于浙西山区向浙东平原过渡的丘陵、河谷地带,同属于一种新发现的地域文化。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认为:根据上述发现,上山遗址出土的器物足以让人确定它是一种新颖独特的遗存,它的文化特征跟浙江其他地区和长江流域其他地方发现的遗存不一样,是全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可以独立命名为“上山文化”。

严文明教授解释说:“上山遗址作为长江下游及附近地区年代最早的一个遗址是没有问题的,从河姆渡文化开始,大家就在想办法追溯人类稻作农业的起源,之后发现了萧山的跨湖桥文化等。现在上山更早一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石器时代开始时间肯定要比上山更早,所以从上山的文化起源还应该往前追。上山文化的出现,为探索更多的文化类型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在专家们眼中,上山文化的重要价值不止于此。上山文化的主体是遗址的下层(年代最早的一层),但在年代稍晚的东北角发现了很像跨湖桥文化类型的一些东西,这证明了上山文化与跨湖桥文化之间的某种联系。此外,上山遗址中还有更晚一些的地层,甚至延续到春秋战国时的遗存,专家认为,这说明上山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有好几个阶段的年代谱系。“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收获。”严文明特别强调。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张居中说,上山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做得很成功,其文化面貌很完整,地层关系很清晰,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改变了对长江下游甚至全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认识。

从上山文化看原始人“吃住行”

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标本里,有很多1万年前的稻壳。经郑云飞博士测定,其中有野生稻,也有栽培稻。这个发现不仅表明上山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也告诉我们那时候的上山人已经将稻米当做重要的食物资源了。

“其实,稻米只是当时人们食物中的一部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蒋乐平对记者谈起了上山原始人的“吃住行”。“由于这里的土质偏酸性,没有留下更多有机质遗物,比如动物骨头、木头等。但我们还是发现了鹿角之类的动物骨头标本。”这说明当时的人除了已经开始吃稻米,还通过采集、狩猎等原始手段来“补充营养”。

莫多闻教授在对上山遗址考察后说,目前国际学术界最重要的三大课题“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国家(文明)起源”中,上山遗址的出现对农业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更多解读的可能。“目前人类起源可以推断到300万年前,而农业起源应该在1万年前。在之前的299万年里,人类都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相对比较缓慢。为什么人类会在1万年前放弃持续几百万年的生产方式,转而开始畜牧、种植庄稼?又是何时、何地开始这种转变的?这是农业起源研究上的两大命题。现在,虽然上山的水稻栽培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一个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它作为早期农业起源的一个遗址,是很有价值的。”

另外,专家还发现了三排柱洞遗迹,目前推断这是干栏式建筑,这可是当时的最高“居住水平”。“当时的人已经住上木结构的建筑了。”蒋乐平说,同时期的湖南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的先民,大都还处于利用天然洞穴作为住所的阶段――这不仅让我们清晰地看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1万年前长江下游的文化就已经确立了优势地位。

蒋乐平指出,除了考古发现,上山文化还给国内考古界在新石器文化起源上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旧有的思考模式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人最先生活在洞穴中,然后逐渐往平原地区迁移。现在有一种新的思考模式,认为在最后冰期(约1万年前)结束时,由于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东南沿海大陆架被海水吞没,导致生活在那里的人向内陆迁移。”在蒋乐平看来,这种新的说法也不无道理,它给专家学者们带来的新思维是:河姆渡、跨湖桥、上山可能存在不同的源头。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很可能代表了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考古学文化类型。

问题随之出现。“上山遗址等一系列发现,打破了前几十年浙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认识框架,那么,我们如何进入到这个新的体系中去?它们与河姆渡、马家浜文化的关系如何?”蒋乐平认为,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必将大大拓展我国新石器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