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生就业指导亟须创新

2006-11-1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热点问题。11月8日到9日,教育部全国高校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2006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300多位学者、专家就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对策、创业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多方位研讨。这里,我们编发一组发言,希望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有所裨益。

形势严峻亟需创新

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胡扶功: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是413万人,明年毕业生人数可能达到500万,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随着这种就业形势的变化,我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工作方式上,还要体现在观念上。

学生司助理巡视员张浩明: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进展平稳,截止到9月1号,2006年就业人数比2005年增加52万。2007年大学生就业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第一个是总量大,增幅高,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有较大的增加,总量和增长将创历史新高。二是中西部分布不均匀,三是近两年,民办学校增长较快,这部分毕业生就业将成为难点。四是在细化操作办法,释放政策能量上有待加强。五是地方和高校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就业信息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六是全社会就业观念滞后于时代的变化,社会舆论环境有待于改善,这将对就业工作带来影响。

为此,明年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把各项政策和项目的落实工作做实,做细,做深,推动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二,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努力开发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积极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三,为就业毕业生提供更好的服务,维护毕业生的利益,提供及时的社会救助;四,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创新就业机制和手段,扩大就业服务范围;五,加强就业实习和见习,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六,稳定招生规模,完善就业评估体系,把就业状况和学校的水平、招生挂钩,相互促进;七,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八,引导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改善就业舆论环境。

同时,十一五期间,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体系基本建立的基础上,为毕业生提供更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所以我们定2007年为毕业生就业的服务年。

鼓励创业建立实习制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泽炎博士:我们要指导毕业生就业,也应该明确进行创业教育,让高端人才接受教育的时候,要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其实,中国的创业环境是很好的。

此外,用人单位也必须端正用人态度,强化人才开发制度建设,推行规范化人才制度管理。当前,缺乏工作经验是妨碍大学生就业的首要原因,因此,创建并推动建设大学生实习制度,也是重要的思路。

大学生实习教育应从入学就开始。大学教育固然要强调基础性,但必须注重与社会发展、市场需要接轨,可以聘任校外教授、专家参与教改及教学;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潜能评价及职业发展指导;建立校内实习人才市场;确保大学生和实习单位的信息对称;国家应出台相应金融、税收政策,鼓励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建立泄密责任追查制度,避免大学生实习短期行为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逐渐制订并完善大学生实习及相关权益保护制度,保护大学生实习的合法权益;《劳动法》里面应该对实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所规范。这是一个政策层面,宏观层面的建议。

大学生实习必须实行制度化,政策是关键,引导是根本。

创业教育从立业信念开始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高建:大学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根本关系。从大学生就业角度来说,创业教育有深远的影响。而创业的根本起点应该是把创业当作事业,从强化自己的立业信念开始。

在全球创业活动活跃程度上,中国目前位居第五位。但是,中国的机会型创业较少,而生存型创业较多,中国的创业活动在2002年、2003年是以生存型为主,也就是以下岗工作的创业占据大多数。我们大学生创业的时候,往往有这样一个感觉:我因为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创业。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让他去想:我们的创业是抓住一个发展的机会,我们的创业是建立在为自己寻找适合自己能力的发展道路的基础上的。

创业和一般的经营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创业需要找机会,第二个创业需要找资源,找钱,找人,找市场。所以我们说创业是无中生有的行为,无中生有不是人人都能做,创业风险是很大的。

我们通过创业教育培训,让他有知识,有能力,有眼光,或者说有远见,有一种承受风险的能力,有一种社会的网络,凡此种种,对于从事创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正是我们的创业教育必须教导给大学生的。

我认为大学的创业教育首先重在培育精神,要让同学们理解,创业其实是一种事业,一种态度,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是创造财富的过程,让他有这个意识。这样他才会把它作为一生事业的驱动力;第二,大学创业教育是培养能力,从创业失败原因看能力培养,创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怎么能避免失败呢,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解决的,这就是大学创业教育所应该培养的。

我认为促进大学教育体系,一要开课程,二要有教材,三要有课题,四要有课外活动。再一个要有课源,就是要知道开什么课合适,学校就得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开课的机会,通过和企业家、投资者的交流,高校才能把创业教育做起来。

从用人的角度培养人

金山软件王春伟副总裁:学校培养人,这是一个摇篮,但是我觉得更多的也是以用人的角度去培养人。很多学校培养人跟用人已经是脱节了。

我几乎每年都到大学校园里面招聘,从这几年的招聘中看到不是特别理想,学生方向感不明确,有很多特别聪明的学生,在学校反而被浪费了,就觉得挺可惜的。有很多特别聪明的小孩,一进到学校就放羊了,参加所谓的社会活动,提高综合能力,被很多五花八门的东西诱惑了,而没有把真正所需要学到的东西学习到。

从我多年用人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完成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他们也强调说老师引导他们考一堆证,但是我认为这些证没什么用,就跟学历不等于能力,有了结婚证不等于有了爱情,我觉得这个是有问题的。我认为大学生在校更应该关心行业方向、行业信息,完成从大学生向职业人转换。我觉得大学生在自我转换的时候是很重要的,包括你以前做一个学生,你可以什么都不问,把你的学业搞好,但是你在企业里面是要业绩的,是要跟团队配合的。在学校的老师也应该明白,学校老师是否明白企业用什么样的人,这个真的挺重要。我认为学校和企业评价学生的标准不一样。我前一段时间去了一个很知名的大学,他们的老师兴高采烈的推荐了一些人,十个人里面我们留了一个,反而我们从其他的学生里面挖掘到很多的人,就是学校和企业评价学生的标准不一样所造成的。(全文整理:练玉春)

部分相关政策措施链接

■引导大学生就业基层是工作重点。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共同实施“三支一扶计划”: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或硕士研究生,可适当享受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高校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等项目也正组织实施。

■建立就业见习制度。国家人事部印发《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做好见习单位和见习基地建设工作;有计划地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见习期限一般为六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在见习期间被正式录(聘)用的,在该单位的见习期可以作为工龄计算。

■扶持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三年内可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收费;到西部地区及县级以下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时,可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贷款利息由财政承担50%(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承担25%),展期不贴息。

■鼓励中小企业、非公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各地将鼓励各类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多招聘高校毕业生;加大力度监督落实企业用工和劳动保障制度,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建立并完善技术技能岗位准入制度,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