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油画),罗中立,1980 |
衣衫褴褛的悲苦农民,游击战中勇敢的农民,当家做主幸福的农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农民,遍布城市的打工农民……在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里,农民形象成为近一时期的主角。正在这里举办的《农民・农民――中国美术馆藏品暨邀请展》,将馆藏的各个时期的农民形象以及当代画家的新创作品一起,呈现在人们面前。
画家笔下的一个个农民形象,汇成了中国历史的演变及进程。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王悦之创作于1930年的《弃民图》。图中的老者衣衫破旧,表情呆滞,喻示着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实,也透露出画家对社会的忧思。
木刻版画是战争年代进步画家们的战斗武器,他们用手中的刻刀记录战争、宣传革命、动员农民。如古元的《减租会》表现土地改革,焦心河的《缝寒衣》反映妇女支前,江丰的《清算斗争》则将农民斗地主的场景描绘得活灵活现。这些版画中的农民,朴拙、憨厚,有着昂扬的斗志、率真的激情,唤起了人们对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农民的敬意。
自信、果敢、强悍、幸福的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形象,标志着新社会的到来。这时,人们可以看到很多名家和他们的优秀之作:齐白石的《农耕图》颇有田园风味;潘天寿的《杭县农民争缴农民税》具有古画遗风;董希文的《千年土地翻了身》饱含激情。以画驴闻名的黄胄的《赶集》中的漂亮的维族姑娘一下子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此外,叶浅予的《夏天》、韦启美的《模范饲养员》、罗工柳的《延安人》和《半边天》、吴作人的《农民画家》、靳尚谊的《延安老农》等,都把新社会新农民意气风发的新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罗中立那幅著名的油画《父亲》前,几位年轻人正在凝神观看。这幅巨作之所以引人震撼,在于它截然不同的农民形象:黝黑的皮肤,深深的皱纹,鼓起的青筋,欲滴的汗珠,乃至手中的粗瓷大碗,都给人一种沧桑感和震撼力。这幅诞生于1980年的画作,赋予农民这个集体形象以视觉上的“高大”和“深刻”,开创了人性复归的一代画风。
改革开放以来,画家笔下的农民形象越加千姿百态、富于个性了,这在展览中给人突出印象。郭全忠的《农村民主会》、《选村官》和《农民问题》,对农村的民主选举做了生动的描绘;郑艺的《共享和谐》将丰收后的农民做了冷静的勾画;张立宪的《沸腾的黄土地》将农民的健壮和欢乐传达给观者;彝族画家罗江的《毕摩・祭》和《哀牢山之一》,既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又展示了少数民族农民的生存状态。
“沉重”是许多表现农民的画作给人的突出印象,反映了当代画家对农民的命运更加关注。“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我画农民是因为他们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我的心”,河南画家曹新林说得十分动情。他的《一方水土》和《村委会》,温情亲切而又色调偏暗,可以看出他对农民与土地问题的焦虑和思考。
忻东旺自豪地宣称自己是第一个画农民工的。他的《装修》和《明天・多云转晴》,其中的农民工不失质朴,但人物比例明显失调。对此,他的解释是:当今处于不同经济环境中的农民,已经不能用已有的单一定义涵盖和阐释。农民进了城,但与城市有距离,他要以当代农民生存和奋斗的失衡状态,唤起人们对农民工的理解和体谅。
冯远说艺术家是土地的儿子。他的画作《乡童》,是一群奔跑着的乡村孩子的笑脸,胸前飘动着红领巾,身后斑驳的黑板上画着对未来的描绘,这一切,昭示着中国农村明天的希望。在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之时,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新一代农民正在成长。
《农民・农民》画展,这个浓缩的中国农民的历史画卷,使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