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胡其峰)由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38个科研院所、大学及企业参与的“全国航天育种卫星返回种子地面育种工作”日前在中国农科院正式启动。这是继杂交水稻研究后我国组织实施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农业科研联合攻关项目。有关专家表示,经过5年的全国大协作,预计可创造出200多个
地面研究是整个航天育种工程项目的核心,需要进行连续多年的艰苦工作。据“全国航天育种协作组”组长、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介绍,这一大协作将把9大类生物材料,按照统一的育种试验规范,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建立航天诱变育种基础群体,鉴定筛选突变体,创制对农作物品质、产量、抗性和生育期等有重大影响的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并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国家与地方两级种子推广体系,加速航天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还将同步开展空间单一或协同环境因素作用于生物体的效应模式的比较研究,探索航天环境诱变农作物基因组DNA变异的机理。
据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介绍,自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已经诱变育成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作物新品种、新品系及新种质,并应用于生产,初步显示了航天育种技术变异幅度大、有益变异多、可获得在地面传统诱变育种中难以得到的效果等优势与特点,是快速培育优良新品种的有效新途径。
新闻背景:为加快航天育种诱变机理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推动航天育种事业的发展,2003年,国务院批准发射育种专用卫星,实施航天育种工程项目,实施总体上分为星箭工程和地面研究工程两个阶段。我国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农业科技的返回式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于2006年9月9日15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上装载了经过认真筛选的9大类、2020份生物材料,涉及水稻、麦类、玉米、棉麻、油料、蔬菜、林果花卉和微生物菌种等152个物种,总重量208.8公斤。经过15天在轨运行,返回舱于2006年9月24日10时44分在四川省遂宁地区成功回收。9月26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将返回舱农作物种子正式交付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