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曙光

2006-11-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毛时安 我有话说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第七次全国作代会上的讲话中,深情地回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极大地激起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讲话最后给我们描绘出了激动人心的文化远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事实上,我们今天正处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前夜

,甚至我们已经可以隐约看到中华文化复兴的依稀曙光,听到中华文化复兴的奔涌潮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创造了令五千年先祖引以为豪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令全世界惊羡不已的伟大成就,写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观最辉煌的篇章。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安居乐业富庶自由过,生产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过,财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厚过。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的梦想,正在我们手中实现。海内外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冲动和信念,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有这一切都为中华文化在新世纪的全面复兴提供了一种历史的可能,一种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人是不能选择时代选择历史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生逢这样一个时代,是文艺家的最大幸运。在时代提供我们机遇的同时,还为民族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造资源。从鸦片战争至今160多年来,我们民族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记忆,其中充满了苦难屈辱、内忧外患,充满了风雨和曲折,充满了抗争和憧憬。我们有过失败后的沉思,也经历过胜利后的喜悦。全世界还没有一国家一个民族能在一百多年中经历如此波澜壮阔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历史和时代,为每一个艺术家的创造,提供了无穷的文化资源,提供了想象和创作的无限广阔的历史舞台。同时我们拥有自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来一脉相承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近、现、当代最富于时代气息的新文化财富。这一切,都为我们的文艺复兴,奠定了人类少有的广阔深邃的文化底气。

马克思在谈到欧洲文艺复兴时,认为那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一批文化巨人,期待着新世纪的文化复兴。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我们要把文化复兴的可能转化为文化复兴的现实,把需要巨人的期待变成产生巨人的时代。我认为,要使可能变成现实,首先要对文化复兴中的“文化”,有理念上的正确认识。它不应该是单角度单侧面的而应该是多角度多侧面的。你可以去表现时代海洋的波澜壮阔,你也可以表现一朵浪花的变幻姿态,你甚至可以表现一滴海水的晶莹剔透。必须让艺术家们以自己的心灵、自己的视角、自己的风格去接近生活、表现生活。从横的方面看,既要有米开朗琪罗的雄伟力量,也要有达・芬奇的博大多样,还应有拉斐尔的恬静温柔。就像盛唐诗歌,可以同时有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边塞诗的壮阔,田园诗的闲适。从纵向看,既有初唐诗歌的青春明亮,中唐诗歌的奇幻多姿,也应有晚唐诗歌的秋花晚香。

对于艺术家来说,则要敢于表达自己与时代和生活最独特的心灵联系,并且付之以一种最具创造力和个性魅力的艺术形式。要敢于百舸争流,在各种艺术追求中凸现自己的艺术个性;要敢于百鸟争鸣,在众声喧哗中亮出自己的声音;要敢于百花争艳,在多种艺术色彩中充分展露独特的色彩。

现在这种有利于展示、解放的前提下,艺术家能够做到“既具有高尚精神追求又具有高超艺术才华”,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巨人”。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当我们的艺术星空里出现了新时代的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鲁迅这样光耀千古的文化巨星,并且在巨星的背后有漫天星斗一样光芒闪烁的无数优秀艺术家时,当我们的巨人一个个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里登堂入室时,我们就能说,我们无愧于伟大的先人,在21世纪完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生逢这样一个时代,真正是任重而道远呵!我们已经看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曙光,我们有责任把这初露的曙光变成满天的云霞,让当代的中华文化毫无愧色地走进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