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百年路,育成英才遍四方。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暨南秉承“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之办学方针,恪守“宏教泽而系侨情”之办学宗旨,力践“忠信笃敬”之校训,为海内外培养了20万优秀人才。这些遍及世界各地的校友分布在各行各业,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密切关注、支持着母校的发展。
暨南大学创办一百年来,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优秀人才。国务院原副总理吴学谦,国务院国防工办原副主任周一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谭其骧,撰写第一部《法兰西文学史》的夏炎德,新加坡国立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泰国国会主席、盘谷银行董事长许敦茂,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主席、著名华人企业家陈共存(陈嘉庚侄子),台湾红十字会会长徐亨,马来西亚著名作家温梓川等,是其中的代表。
这些遍及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在各行各业中建树卓著。他们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同时扩大了暨南大学的影响,成为所有暨南人的骄傲。随着暨南大学的发展壮大,各地的校友也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校友会。
各地校友会与校友总会的成立
1980年7月6日,学校召开了暨大广州校友会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校友共有150多人,其中既有1958年复校后的新校友,也有二十、三十年代上海真如时期和四十年代福建建阳时期的老校友;旅居香港的5位校友也列席了座谈会。
1985年3月10日,上海市暨南大学校友会召开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校友有300多人。大会推举周谷城、刘佛年、许杰、孙大雨、孙怀仁、吴文祺、谭其骧等7位教授为名誉会长,选举马飞海为会长,还选出43人组成董事会。厦门校友会也于同时期成立,共有校友55人,由肖枫任会长,还组成了12人的理事会。
到1986年80周年校庆前后,在学校的积极支持下,北京、苏州、湛江、成都等地和香港、澳门、泰国等处的暨南大学校友会也纷纷成立。1990年6月,台湾红十字会会长、暨大校友徐亨先生因公务访问大陆,与何军副校长会面,自此学校开始与暨大台湾校友会、美国南加州校友会建立联系。
随着各地校友会的成立及其活动的开展,许多校友会都希望成立暨南大学校友总会,以便加强各地校友会与母校之间以及各校友会之间的联系。1992年9月,澳门、香港、广州、深圳、珠海等5地的校友会发出成立暨南大学校友总会的倡议,得到各地校友会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同年12月20日,学校33个校友会的代表100多人聚集澳门,于21日至22日举行了筹备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暨南大学校友会(总会)章程(草案)》和会徽。会议还选举产生了校友总会的领导机构,大家一致推举马有恒为会长。第一届理事会共有33名理事,由黄旭辉任理事长,钟业坤任秘书长。暨大校友总会设在广州暨南大学校内,12月25日下午,暨南大学校友总会成立大会在学校大礼堂隆重举行。
随后,校友总会又于1993年创办了期刊《暨南校友》。通过该刊向各地校友介绍母校的发展情况和各地校友会的动态。同时,学校还设立了校友工作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以保证校友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至2005年底,暨南大学已在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的9个国家成立了57个校友会。
无限深情回报母校
广大暨南校友对母校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非常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1994年11月13日,校友总会举行第二次理事会。会议决定向各地暨南校友会和广大暨南校友倡议,集资兴建一座校友楼,作为校友总会的会所,向母校90周年校庆献礼,同时作为永久的纪念。
校友总会的决定得到各地校友会和广大暨南校友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各地校友踊跃捐款,最后捐资总数达500多万元。校友楼于1996年6月15日奠基,1999年1月动工,同年底竣工,暨南校友吴学谦题写楼名,校友总会设于其中。楼内还辟有暨南大学校史展览厅,常年接待海内外宾客到此参观,它既是暨南大学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也是暨南学子支持母校的一个生动见证。
此外,校友们还采取其他形式来表达他们对母校的深情怀念和热切关心。在迎接90周年校庆时,校友们积极参与《暨南人》一书的编纂工作;北京的校友们不辞辛劳,亲临南京、上海、建阳、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泰国等地拍摄,采访了校友
吴学谦、荣毅仁等,拍摄成电视片《暨南春秋》,他们所到之处,也得到有关校友会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在南京“国立暨南学校界碑”运回母校的过程中,得到南京校友会众多校友的无私帮助。
同时,各地的校友会充分发挥暨大与海外、港澳地区有广泛联系的优势,积极开展联谊活动,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校友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工作,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促进侨务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如今,暨南的生源已遍及世界70余个国家和地区,校友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在百年校庆的日子里,各地校友欢聚暨南,共同祝贺母校的百岁生日。大家还祝愿暨南校友会越办越好,为母校、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