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京医科大学凭实力创名校

2006-11-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亚新 我有话说

“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必须强化科研意识、加强科技工作。高校科技进步是提高办学水平,增强综合实力的关键,是提高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南京医科大学校长陈琪教授如此认识科技创新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所有着70年办学历史的省属医科院校,南

京医科大学秉承“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学校精神,坚持“医学与人文融通,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办学理念,以优势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研究平台搭建为载体,以科技服务社会为宗旨,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追求卓越,着力创新,短短几年实现了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十五”期间,该校获得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二级学科博士点从“九五”期间的7.5个增至35个,并获准建立了全国唯一的“生殖医学”博士点,省内唯一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博士点。二级学科硕士点也从“九五”期间的42个增至55个。获得了“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和“内科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和12个省级重点学科。新增“科技部与江苏省共建人类生殖调控与危害评估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现代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省级工程中心。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3项,“97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数为“九五”期间的4.4倍,共119项,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五年中该校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3项,开展科技服务项目1140项。被SCI收录的论文是“九五”的4倍,位居国内同等规模医学院校前列……

整合学科优势提升科研实力

这几年,南京医科大学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坚持完善传统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开创前沿学科,重组交叉学科,引入边缘学科,特别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打破固有学科分界,贯通基础临床科室,打造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品牌学科,凝练重大科技研究方向,初步构建了由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和神经病学等整合而成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由基础生殖医学、临床生殖医学和预防生殖医学三位一体组建的“生殖健康”、以脏器移植为主攻方向的“再生医学”和涉及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流行病学、卫生管理学等的“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四个优势学科群。

通过学科的优化整合,拓宽了科研途径,锻炼了人才队伍,增强了攻关能力,也促进了教学改革和质量的提升。以生殖医学为例,它是一个新兴学科,南医大抢抓机遇,瞄准方向,通过临床与基础的结合,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形态与机能的结合,迅速形成科研合力,学科带头人沙家豪教授、刘嘉茵教授和王心如教授分别在男性避孕药物分子靶标的筛选、不育的诊治与出生缺陷的降低、减少与预防环境对生殖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互补性研究工作,很快形成特色和优势,进入到本研究领城的前沿。“十五”期间该学科共获得国家“973课题”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部省级课题多项,年科研经费达300余万元,被SCI收录论文64篇,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研究克隆了111条与配子发生相关的新基因输入国际基因银行。主编了全国第一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生殖医学》教科书,并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此课程。该学科成为我国第一个“生殖医学”博士点,所在的学科基地――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曾经并不起眼的小学科成就出一番大事业,成为该校的亮点学科。

打造科研平台推进科技创新

科研基地建设是全面提高学术水平、增强科技综合实力的支撑,是科技成果孵化的平台,是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此南京医科大学通过内引外联、广泛集资、招纳人才,着力打造科研公用技术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提供坚实的基础。几年来,该校巩固、新建了一批现代化的重点实验室和医学尖端技术研究中心,如“科技部与江苏省共建人类生殖调控与危害评估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现代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人类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有关附属医院建立了一大批临床医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如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设有省级心脏介入中心、肝脏移植中心、急救医学中心、临床检测诊断中心,以及院内的中美疫苗研究中心、HLA实验室、临床基因治疗实验室和国家生物芯片工程研究中心等。二附院的儿保研究所、第三临床医学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的心血管病研究所等也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以这些科技平台为依托,南医大不仅承担了国家级高层次的科研项目,而且吸引了国内外一批科研人才,在多个领域内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科研骨干和博士、硕士生。“十五”期间该校从美国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引进高层次人才30多人。2006年该校招收的博士、硕士生达600多人,硕士生与本科生之比达到1:3,多篇博士生、硕士生研究论文在省内和全国获奖。

科研平台的建设为南医大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科研成果产出连年递增。仅省部共建教育部现代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十五”期间,就承担国家级课题28项、省、部级研究课题37项,累计经费达1286万元;承担企业委托项目1825多项,累计经费达2940多万元;发表重要学术论著206篇,其中被SCI收录6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生36名,硕士生86名,荣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优秀硕士论文2篇;涌现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2人;全国优秀博士后1人。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人类生殖健康”、“毒性基因与环境相关重大疾病”、“医药、农药安全性评价与毒性机制”、“食物所致健康危害与控制对策”以及“毒理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方面独树一帜。

科技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健康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科研工作最终的价值体现,科技服务也是大学的优势特长。南京医科大学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先辈博爱精神和爱国救民、赤诚济世的光荣传统,始终根据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和医学发展的需要开展科研工作,并努力将科技成果运用于医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也赢得了社会各方对学校和科技工作的支持,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1998年长江洪涝成灾,病原生物学管晓虹教授免费将自主研发的血吸虫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为抗洪官兵普查,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目前该试剂盒的诊断仅用一滴血,20分钟即可判读是否感染血吸虫的结果,不需其他仪器设备。目前本试剂盒已在血吸虫流行区应用达200万人次。另外一种尚属国内外首创的血吸虫病抗独特型抗体纳米疫苗也在加紧研制之中。

2003年SARS肆虐的时期,南京医科大学依托学科、技术研究优势,紧急研制万余支干扰素喷雾剂,用于医疗一线人员和隔离区内的人群防护;组织科研人员翻译国际最新SARS研究资料,指导社会防治工作;建立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并开通了有关服务网络,派出了一批医疗专家和医务骨干到全省各地及内蒙古边疆指导和开展医疗救护,受到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表彰。许多新技术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也造就了一批特色品牌专科。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作为江苏省省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和心肌病研究基地、江苏省心脏介入中心,在曹克将教授率领下,“十五”期间完成冠状动脉造影4000余例,冠脉球囊扩张和冠状动脉内支架2000余例,完成射频消融术4000余例,完成埋藏式起搏器2200余例,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2例。第三临床医学院的心血管病研究所成功完成14例心脏移植并创全国该领域四项技术突破;冠脉搭桥等诊疗技术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肝脏移植中心王学浩等科研人员经过连续20年的苦心研究和探索,攻克肝移植众多技术难题,共施行肝移植270例,占全省总例数60%,其中活体肝移植36例,占全国总例数60%以上,在活体肝移植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创造了一项世界第一,一项世界第二,八项全国第一的科技成果。肝脏移植中心已成为江苏省省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中国活体肝脏移植研究所,成为国内五大器官移植中心之一。王学浩教授因“亲体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公共卫生学院所属的江苏省医药农药兽药安全性评价与研究中心,开展医药、农药、兽药、保健食品和各类健康相关产品的急性毒性、亚慢性及长期毒性、慢性毒性及致癌等的研究,成立五年中承担过数千家企业委托的近2000个产品的试验研究,获得横向研究合同经费总计2940万元,开展了数十项国家级、省级和国际合作科研课题,并通过了美国环境署的GLP认证,从而获得了进行国际合作毒理试验项目的资格。基因药物技术中心成立近两年来,针对江苏省的实际情况,以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药开发为重点。加强与企业合作,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除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数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外,已开发研制新药7项。

每年南京医科大学还组织大量的科技服务和科技扶贫活动,到企业、到社区、到落后地区、到基层医院开展服务咨询、技术推广、科研指导、科普宣传、临床示教等,既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又提高了本地区科学研究的总体水平,更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在学校母体科技力量的辐射下,南医大许多非直属的附属医院的科研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承担和参与省和国家的课题研究,实现了学校医院共赢、教学科研相长。

南京医科大学走科技强校之路,正以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向一流医科大学迈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