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注意到,同在孙庄乡养鸭子的贾树贵没有受到两毛钱的诱惑。2005年春天,他听说乡亲们通过喂“红药”能产红心蛋,但有人对他说含“红药”的鸭蛋吃了不好。贾树贵觉得在饲料里加药,总不会是好事,千百年来吃鸭蛋谁往里放药了?他不愿意跟这个风。近日,贾树贵陆续接待了地方政府及农业部的调查――他的鸭蛋已证实没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性后果,贾树贵付出的唯一代价是抽样检查时杀了他两只鸭子。而他的鸭蛋照卖每斤2.8元甚至因市场紧俏而更高。
贾树贵应验了中国一句老话:傻人有傻福。因为他简单,实在,讲道德,讲诚信。和他在一起,身心就放松了,不需有警惕。人首先要解除了戒备,才有可能相互靠近,才会放心地进行商贸往来。人类之所以要煞费苦心构筑道德的框架,就因为它是人类文明秩序的基础。古往今来,在历史风云中,总有像贾树贵一样自觉不自觉的“傻人”令人羡慕地拥有了“傻福”。相反,因“聪明”而身败名裂者可谓数不胜数。此外,据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信用研究中心透露,我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约55亿元,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2000亿元……这些,哪一条不是因“聪明”造成的?
这里所谓的聪明,当然是指那些为了追逐利益而藐视规则、不守规则的行为。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为什么总有人不遵守规则?答案很简单,如果不遵守规则不会受到惩罚而且能够带来利益,那么人们就会不遵守规则。
倘若进一步追根溯源,我们能够看到,在中国文明史上,各种治国学说主张不同,但重“术”轻“法”的倾向确曾长久延续。在这样的文化导向之下,总有人热衷于盘算怎样凌驾于规则之上或游离于规则之外。于是,我们尴尬地见到前不久英国某报发文讽刺当今中国人的生活。该报道描述“一个中国妻子的周末”说:清晨,她用狐疑的目光打量餐桌上的牛奶。她担心牛奶公司是不是已经往里面兑了水?兑水还算是好的,听说为了提高牛奶产量,有人会让那些可怜的奶牛吃药。然后,她出门买菜。她应当买外形好看的菜,还是不好看的呢?比如,雪白的豆腐可能加了苯甲酸钠,晶莹的大米可能刚被机油浸泡过,青翠的菜证明的不是营养成分高,而是农药成分的充足……那该怎么办呢?难道我们这位可怜的妻子,就得去买色泽黯淡的豆腐?买陈年的糙米?或者是买那些布满虫眼儿的菜?可是据说现在,食品的作旧技术和食品的翻新技术正一同升级换代……
中国人有“一日三省吾身”的好传统,但一般不愿意听到外国人批评自己的国家。如今面对外国人描述的“一个中国妻子的周末”,我们却不得不语塞,因为它确实反映了一些实情。
为了自强,我们能够主动变得“傻”一些吗?
此外,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我们能够利用自己拥有的哪怕是点滴的权利,在法治范围内让遵守规则者获得最大利益;让不遵守规则者受到最大惩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