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忠校长笑了,就是我们北华,实现了吉林省在全国航天竞赛历史上零的突破。
学生是
学校的名片
不止是这个全国航空航天锦标赛,在一系列的竞赛中,北华的学生将“北华大学”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写在了光荣榜上。
2003年以来,学校学生在参加教育部、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等部门组织的各类主要竞赛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248项,成绩居省属高校之首。其中,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两项,省部级奖4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奖20项;全国航空航海模型竞赛一等奖1项;在2006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上,获得团体第6名和个人铜牌;各类龙舟赛事上,国际比赛获奖12项、其中第一名8项,国内比赛获奖4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上,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1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41项;在2006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上获国家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国家级银奖和铜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61项,其中特等奖1项;“用友杯”全国高校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管理对抗赛中获得2006年吉林赛区决赛冠军。
此外,北华大学学生还在“挑战主持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青年普通话演讲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高师院校音乐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小金话筒”奖首届全国电视主持新星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性竞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北华大学因此在国内高教系统形成了“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北华航天”、“龙舟队”等特色学生品牌,学校被确定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能力是学生的通行证
赵强是北华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大一时,一汽委托学校的自动化研究所研制发动机螺母拧紧机,要求两个月投入使用。赵强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从发动机的生产线实际论证入手进行研制。那两个月里,他把一生的咖啡都喝了,“最多的时候一天喝了13袋”。之后,赵强又参与研制了吉林炭素厂同步剪切机、石墨电极自动检测系统等多项科研项目,共为学校创收50万元。他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电子设计竞赛省一等奖,并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和全省十佳大学生,当选为吉林省学联副主席。
焦宏章参与设计的“吊臂式高压输电线检测机器人”获第九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刘湘毅和刘晓杰获得全国十佳大学生称号,刘湘毅还获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鲁静轩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
还有一个个群体。
在今年9月6日结束的第二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北华大学几个一、二年级学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们自主开发研制的无人驾驶多功能智能汽车和丰田公司设计研发的智能概念车同台亮相,而且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竟然不谋而合。这个多功能智能汽车具有无人驾驶、指纹识别、语音远程控制、卫星导航等功能,利用太阳能作为动力,是一款节能环保型汽车。这样一辆融合了多项高科技技术的智能车,出自北华大学航空航天协会的学生之手。协会成立仅一年,在2005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他们的作品一举夺得了全国团体冠军。随后,他们涉足的领域也由原先的航空模型转向机器人、智能车等多个科技创新项目。他们的三项科研成果――BH系列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北华Ⅲ型火箭发射及控制系统、北华一号智能车在2006年被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确定为吉林省第六届科技成果展示会开幕式重头项目。
北华大学龙舟队组建于2002年。组队时,不管是教练还是队员,没有一个划过龙舟的,缺乏专业知识,有很多队员还都是不识水性的“旱鸭子”。但这些都没难倒他们,在外请教练的指导下强化训练,两个月后就参加了2003年中国吉林首届国际冬季龙舟赛,在和来自美国、香港、澳门和内地的78支龙舟队在松花江上列队角逐,一举夺得两枚金牌、两枚银牌、三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到目前为止,他们在国际比赛中获得8项第一,在国内比赛中获4项第一,获奖数量和档次居国内高校之首。北华大学收获的不仅是奖牌,还有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龙舟精神。
北华大学“春雨义务家教”成立十年来,两千多名志愿者累计义务授课5.8万余学时,无偿帮助了近3600名贫困中小学生。
……
培养是能力的开始
无论从那个角度衡量,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北华大学的生源质量、硬件设施条件都不能和国家重点院校相比,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表明,学校营造的创新、实践的氛围却让很多学生从中获益,享受着学习的乐趣。
自动化专业的张大勇是一名大二学生,作为航空航天协会的会员,一年前他就参与了多功能智能车的制作工作。然而在大一刚入学的时候,他曾因为厌学而导致成绩下降,差点被学校劝退。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学校的航空航天协会,一切得以转变。“大学本科,特别是一二年级的教学基本以课本知识为主,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航空航天协会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目前,北华大学航空航天协会共有本科生102名。从管理到研发,协会几乎90%的工作都是由同学们自己完成的。”北华大学航空航天协会会长夏国庆说。
培养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是北华大学组建以来始终坚持的,为此,学校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精心设计“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与科技创新指导教师队伍、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制订制度采取措施营造实践与科技创新环境,探索出了集制度与组织保障、条件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多样化培养模式和各类实践创新培训为一体、具有学校特色的“六结合、多模式”的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已经基本达到规范化、制度化运行的阶段。
“六结合”是实施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即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课内与课外、专业与素质、培训与竞赛、导师指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多模式”是学校各学院实施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操作形式。
2005年,学校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规定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4学分的创新与技能学分,并把其作为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学校还开通多种途径,以有效载体支撑推进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各类学术报告会、各类集中课外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各类科技社团活动、利用实践基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参加和组织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等,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实践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校有关要求,学校各学院积极进行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学科专业特点、形式多样的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机械学院的“科研助理+项目培育”模式、电气学院的“高层级实验+实训+导师制”模式、计算机学院的“科技创新基地+导师指导”模式、体育学院的“育、教、训相结合”模式、艺术学院的“理论+基础+实践为平台的立体化交叉多维人才培养”模式、林学院的“基地+科研项目培养+科研小组”模式、医学院的“实践+个性化指导+基本技能训练”模式、药学院的“三合一实践平台+导师制+科研小组”模式、护理学院的“人文修养+专业技能+实训”模式、文学院的“七个一自主创新学习”模式、教科院的“基地+过程实训”模式等都为学生的培养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在2001年和2005年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评奖中,北华大学“以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成果共有1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占学校两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总数的47%。
在一般高校,承担科研任务的大多数是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生,但在北华大学,由于有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都可以参与科研、创新项目。校长刘和忠说,只要你有能力,学校就会给你创造平台。有些学生还没有毕业,因为参加了科技创新项目,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很早就拿到“订单”,有的学生有多个单位供选择的。如今,最令老师们自豪的是,由于创新和实践能力突出,北华大学的不少本科生都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的对象,他们的就业“行情”甚至比硕士生、博士生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