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刚刚结束的第58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中国出版集团所属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首次设立独立展台,并成功地向海外输出版权40余项。集团属下的译林出版社经过多方论证与筛选,推出了一套专为西方读者打造的用现代绘画方式诠释东方古老文明的“了解中国”丛书。丛书首批推出的《京剧密码》和《中华文明密码》得到了海外多家出版社的青睐。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聂震宁表示:“这种局面的取得,首先是得益于中国政府要求中国文化要积极‘走出去’,以及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政策进行推动的大环境。”
聂震宁说,中国出版集团成立后,每年都会组织集团内外专家对各出版社的出版选题进行评议、优化、筛选。这其中,每一次都专门对“走出去”图书选题特别作了要求,像中华书局的《正说清朝十二帝》就是在2003年的选题会上确定的。该书出版后在海外很受欢迎。
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在“走出去”方面取得的成就则得力于他们的“本土化”战略。据集团副总裁齐平景介绍,集团成立后,坚持把出版社的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顺利完成了集团下属的华语教学出版社、海豚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朝华出版社的独立建制工作,为出版事业发展理顺了体制,增强了后劲。近年来,集团所属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全景中国》、《中英佛教词典》,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互动汉语》,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向世界说明中国》等书受到了广泛好评。从2004年开始,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全面推进外向型书刊本土化发展,从体制上解决外向型书刊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市场发行问题。经过近3年的努力,这一追求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集团推出的外向型书刊先后在埃及、墨西哥、俄罗斯、东京本土出版发行,针对性、时效性明显提高,发行量不断增加。集团驻美长河出版社、香港和平图书公司等用当地语言文字出版中国题材图书300余种,并进入当地发行主渠道。《见证中国》、《中国学者看世界》等图书得到了市场认可和读者好评,有的登上了当地销售排行榜。这一战略的实施,扩大了中国出版集团外向型书刊在对象国(地区)的有效发行,形成了辐射作用。像德国中国图书贸易公司经过长期努力,成功进入德国发行主渠道,已成为在德知名度较高的中国书刊发行销售公司,2005年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4%。
2002年2月成立的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出版集团,其所属科学出版社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尝试将国内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向国际,并同一些国际著名出版集团进行了合作。2006年6月集团转制成为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后,将发展目标确定为“高水平、综合性、国际化”的出版集团,要成为国内权威性科研成果资料的发布中心和国外优秀科技成果资料的引进中心,这一发展目标要求集团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据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林鹏介绍,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他们采取合作出版、版权输入、实物出口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将该社出版的我国具有学科优势的高水平英文版专著和基础资料全面介绍到欧美国家。比如,该社的“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专著丛书”、《中国植物志》《中国科学进展》等都成功地输出国外。林鹏特地强调,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在“走出去”方面取得的成果是与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分不开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对于高水平科技著作的海外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为了扭转长期以来我国版权贸易逆差的状况,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出版总署多次组织调研,推出多项扶持政策。2003年,旨在资助国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的“金水桥计划”启动。2004年下半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启动,该计划包括资助翻译费、鼓励外国出版商和出版机构翻译出版发行中国图书、向国外图书馆赠送关于中国的图书等内容。2005年,“推广计划”与英、法等国的10余家出版机构签署了资助300多万元人民币、出版179种图书的协议。2006年,该计划增大了资助额度,仅上半年就批准了98种图书的资助项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积极创新运行机制的中国出版业抓住了健康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相信中国出版人将会在世界图书舞台上展示出更矫健的身手,发出更响亮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