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张济顺介绍说:“华东师大作家群”只是华师大人才培育
“三基”贯通,学脉传承
华东师大之所以人才辈出,与学校传承半个多世纪的“三基”训练,强化基础,注重个性人才培养模式根叶相连。
华东师大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贯穿在学校半个世纪的学脉之中――
以构建高水平大学课程体系为目标,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具有示范作用的基础课教材,《大学语文》、《现代汉语》、《高等数学》、《植物学》、《无机化学》等优秀教材被全国众多高校长期选用;学校设立“本科课程建设基金”,将基础课教学研究列入科研计划,累计建设了200多门主干课和《教育心理学》、《国际金融》等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优秀课程。
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了“注重基础、综合应用和提高创新”多模块、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自1996年始,连年举办“晨星杯”教学技能大赛和课件设计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与上海、江苏、浙江等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共建了122个教育实习签约基地;建立了西北、东北、西南综合自然地理学实习基地(线)、崇明野外实习基地等173个专业实习教学基地。目前为止,华东师大共有56100余人次的大学生参与寒暑假“三下乡”、挂职锻炼、职业见习、社区共建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市级奖项85个、国家级奖项4个。
名师引领,人才辈出
作家王晓玉回忆在华师大的求学经历时,感慨地说:“出色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宽泛的、久远的、甚至是终身的。程俊英、徐中玉、钱谷融等名师,以扎实的功力和对文学本题的准确透视,充填着我们的精气神,把我们引入了文学的殿堂。”
记者在采访期间,正巧碰上软件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积丰教授通过视频为新老两个校区的学生上公共选修课。不少同学说:“选这门课,其实就是想目睹大师的风采。”
张济顺告诉记者,院士和名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是完善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本科培养模式及其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院士将科研转化为课堂教学,能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还规定,教授、博士生导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举行一次专题报告或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科学研究视野。
记者从华东师大教务处了解到,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也是该校的传统优势。早在1952年,刘佛年、徐中玉、冯契、陈彪如、程其襄、郑勉、李春芬等教授就承担第一线的教学任务,当时全校144门专业基础课中,就有34名教授担任主讲。近几年,学校开设了“院士课程”、“终身教授课程”,何鸣元等院士为本科生开设“化学与人类”等通识课程,终身教授陈勤建等开设“中国民俗学”等课程。
为让学生文理贯通,今年下半年,华东师大将通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把《高等数学》和《大学语文》列为全校学生必修的通识课。目前,华东师大通识教育课程分学校通识和学院通识两个层次。学校通识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和科学教育。除外语、体育、思想道德修养等16门课程列入必修通识课程外,学校设置了7个系列238门选修通识课程,要求学生在其中选学16学分的课程;院系通识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宽泛的专业知识教育。学校还将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建设50门通识课程,并吸引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教学。
因材施教,个性以行
不久前,华东师大向社会正式公布了“华师大新生代作家群”名单。舆论普遍认为,此举意味着上世纪80年代名声赫赫的“华东师大作家群”文脉得以传承。华东师大的作家群为何得以传承?这与学校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的培养方式密不可分。
以“基本要求+需求选择”的培养模式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因材施教,推行“教师导航制”,聘请学者、企业家、知名校友作为导师,与优秀大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师生关系,1079名大学生从中受益;学校成立了“二十一世纪人才学院”,12年来,从学院走出的600多名大学生成为各行业的中流砥柱。
通过校级和院系两个层面设立创新基金共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学校自1992年起设立“大夏基金”,资助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调查活动,目前该基金累计立项589项,投入676,770元。文理科基地、软件学院、法政学院等院系分别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玄骅创新研究奖学金和华夏学生科研基金,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与训练;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校每年选派300多名本科生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20几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校际交流、访学和实习等。
注重师生有效互动,给学生进行分享式教学。中文系在全国首创“专书导读”,通过加强写作、诵读、札记、课堂练习等倡导回归传统的读书风气。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先后与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学科交叉的实验创新平台,全方位培养学生个性能力。Showyourbest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软件及求职服务平台等3项优秀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成功入驻上海紫竹科学园区。
华东师大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高达9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