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科建设是高师院校的发展之本

2006-11-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振国 本报通讯员 易海明 我有话说

一所地处经济欠发达区域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寻求长远的发展,并且办出水平与特色?日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院长王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必须从学科建设着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大学就是不同学

科的集合

王磊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利用人才优势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任何一所高校都不能偏离的方向和职能。而这三者的协调发展,则都是建立在学科建设这块基石上的。基石的结构、特征、质量和个性,决定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从更深层次上看,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大学,更是一种人文观念、科学精神和学术制度的融合,这种特殊的融合使大学几百年来一直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其中以大学的学科性尤为显著。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同学科的集合,因为只有学科才能集中体现大学的人文观念、科学精神和学术制度,只有学科才能广泛调动大学资源以实现汇聚队伍、凝炼方向和创新机制。因此,学科的结构布局、服务功能、创新机制和发展活力决定了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办大学就是办学科。

王磊深有感触地说,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是一所“划转”院校,地处偏僻的安徽北部,只有30年的发展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正是逐步认识并把握住了以上这一点,才推进了学校的整体跨越发展;特别是在“十五”期间,学校的学科建设坚持以学位点建设为牵引,以科学研究为驱动,以人才队伍为基础,以学术环境为依托,有效带动了学校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办学实力、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

以学位点建设为牵引

学位点建设对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而言,是一个集机遇、特色、创新、团结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为此,学校趁势而上,按照“巩固发展优势学科,重点建设特色学科,加强基础学科,拓宽交叉学科”的思路,全面推进学科建设。

时至今日,学校已拥有1个一级学科和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向特色鲜明、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学校以本科专业建设为基础,强调研究生学位点的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硕士点覆盖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历史学7大门类,初步形成了文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在专业建设成效方面,学校已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8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初步形成以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为依托的学科、专业、课程和人才体系。

以科学研究为驱动

科学研究作为联系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中心,为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大学自身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坚持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干,以优势学科为特色,以应用技术为先导的思路,确立以科学研究带动学科建设、学校整体提升和发展的战略举措。十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4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20项,教育部社科规划等项目14项,省级重点项目23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91项;出版学术著作152部,发表论文4000余篇,其中以学校为署名单位发表的被SCI、EI、ISTP检索收录的论文228篇,名列省属高校前茅;学报的二次文献转载率居全国同类高校学报前列。

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为此,他们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以“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和顶尖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千方百计培养、吸引、凝聚优秀人才,实现了教职工队伍整体结构优化和教师队伍自身知识结构优化。目前,1400余名教职工中,有教学科研人员900余人,教学科研人员中有硕士、博士500余人;有1人被国家人事部等7部委遴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拔尖人才、省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共88人;设有“皖江学者”讲席教授岗位2个,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这些都标志着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的基础。

创优学术环境

王磊院长说,一是政策环境。学校在一系列政策中进一步确立并强化了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中心地位,强调要以科研兴校、科研强校;并且以学术创新为核心形成学校人才政策,即以能力为基础形成人才评价政策,以成果为基础形成人才激励政策,以贡献为基础形成人才奖励政策。二是学术环境。学校大力提倡学术沙龙、高水平讲座、名师示范教学、教学经验交流、国内外学术交流,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育人氛围和创新环境,形成将校外人才聚集到学校学术团队中的吸引力,以及校内人员在学校学术团队中的凝聚力,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育人氛围和优良的学术环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