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化窑“何朝宗”款观音像(图片均选自《寻访中华名窑》) |
2002年6月,钱汉东的《人间瓷话》由学林出版社出版。陈香梅女士指出“他用散文笔调轻松地品赏古陶瓷,用文化人特有的视角写出了他内心的真切感受。”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先生则对书中所收《雷峰地宫与瓷无缘》、《烽烟催生长沙窑》诸文的学术成就加以肯定。该书出版不久,就被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推荐为2002年读书活动用书,也是作品深受读者欢迎的证明。
《人间瓷话》出版之后的第三年,钱汉东又有研究瓷器的新著《寻访中华名窑》出版。把《人间瓷话》和《寻访中华名窑》两本书作一比较,可以发现在三个方面有显著的提高。
首先,作者当初从散文家的角度,写鉴赏瓷器的文章,主要是凭兴趣,而且只能“有啥写啥”,《龙山黑陶举世一绝》用了《辞海》较多的释文以及20世纪30年代考古家尹达的论述。图片则是蛋壳黑陶高柄杯、黑陶罐、黑陶圈足豆三帧。主要论点认为当时人们用黑陶做礼器、神器,所以技艺显得特别精巧。而在《寻访中华名窑》的《在青岛品龙山文化》一文则是作者亲自到离青岛不远的胶州三里河村实地考察龙山文化的调查报告,引述了1974年、1975年在遗址发掘的经过和收获,内容自然丰富多了,图片也作了调整。
把《人间瓷话》的《神奇的马家窑》等文和《寻访中华名窑》的《破译马家窑彩陶之谜》等文作比较,都会发现虽然内容大体相似,但后来写得更准确、更全面、更系统化,而且经常有新的第一手材料。
又如反映辽代契丹文化的赤峰窑,《人间瓷话》未有记载,作者为了填补这一巨大空白,亲自于2004年金秋到了赤峰市西南60公里的缸瓦村,对现场作了周密的考察,并与赤峰市博物馆馆长刘冰作了学术交流,写出了图文并茂的《草原瓷都赤峰窑》一文,对研究辽金元文化贡献甚大。这一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钱汉东立志要展示中华古代名窑的全景,所以中国陶瓷史上所有的空白凡是能填补的,他都填补了。
其次,经过对中华名窑的全面考察,作者对每一座名窑的历史演变,整个兴旺走向衰落的过程以及名窑之间彼此的关系有了系统的认识,甚至国内外的前辈学者对中国古代文物、瓷器的研究成果也看得更具体更准确了,因此其学术价值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传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产于浙江与福建交界的龙泉,当年两位章姓兄弟均为制瓷高手。“弟窑”所陶瓷器纯粹如美玉,“哥窑”所陶者色淡,更为天下所重。 |
这件唐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倒装壶,上有宋代日用瓷中罕见的凤凰纹饰,其壶内结构复杂,有着巧夺天工的设计:壶底中央有一梅花形小孔,水从孔中灌入,把壶再放正,水却不会从梅花孔中漏出,把壶嘴下倾,水却可由壶嘴倒出来,故名倒装壶。 |
2004年写成的《苍凉的西夏灵武窑》内容十分精辟,特别提到1997年出土的西夏黑釉槽心瓦。他还从遗址上采集了“一些姜黄釉瓷片”,发现灵武窑曾受耀州窑的影响。这为我们了解基本已失传的给人以无限神秘感的西夏文化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人间瓷话》主要是坐冷板凳写出来的,而《寻访中华名窑》是长时期田野考古的报告。工作的方式方法决定了后者的文学色彩更浓厚,诗情画意随时有所涌现。例如《杜甫故里唐三彩窑》说道“举世闻名的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命著名艺术家阎立本主持设计的,将自己生前骑乘过的六匹骏马以高浮雕形式刻画上石,作为自己陵墓的永久纪念物。它凝聚了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对战马的生死情结,对大唐创业艰难的深切眷顾。”文字流畅而激情充沛,在考古学术论著中迄无先例。
又如《中华瓷魁汝窑》有这样一段话:“面对这堆美不胜收的汝窑瓷片,我看到了皇室的奢华,看到工艺的绝伦……我仿佛聆听了一次生命诞生的过程,生命的博大与渺小,永恒与短暂,竟然那么和谐自然地融会在一起。”这是在评述汝窑美丽的瓷片之后说的作者的感觉,却又很像抒情的散文,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同感,从而加深对汝窑的印象。
任何一本书,不外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的问题,学者写学术论著,当然要考虑怎样才有可读性。散文作家的作品首先有取材问题,专写春华秋月也不行。我认为《寻访中华名窑》的意义和价值,绝不仅限于书的本身,而是对所有的学者、作家都有启发。
《寻访中华名窑》钱汉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