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自主招生难点在哪

2006-11-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振国 我有话说
背景:2003年,教育部批准了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首批实行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则主要是重点中学应届毕业生中有特长的学生,人数是招生高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经过几年的试行,到2006年,自主招生高校已扩大到53所,招生范围则从重点中学扩散到一般高中,对象扩大到所有的考生,有的高校甚至基本不设自
主招生的具体门槛。

我国目前存在三条招生渠道,分别是分省市统一考试制度、保送生制度和高校自主招考制度。有人认为分省考试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平、增加了举办考试的成本与风险等,宜改为全国统一考试;保送生制度易滋生腐败,应该把它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高校自主招考效益太低且不公平,不宜推广实施。有学者指出,这些问题与建议值得重视。但不论如何,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用一种考试模式,来完成选择多类型高等教育需要的多种类型人才的任务。他们以为,我国独一无二的招生规模,更需要不同的招生渠道来有效分流。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50万人,将来考生数量会超过一千万人。

有人预测,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从2003年出现的新的招生形式,以多元化考试和录取制度改革为目的的高校自主招生,很可能引发远远比高考竞争更为激烈的争论和关注。由此而引发的由表及里的思考,特别是在记者采访中相关学校除了政策解释外,对于自主招生几乎三缄其口、讳莫如深的态度,使其更加耐人寻味……

高校自主招生不应是高考的“保险绳”

如今家长和学生争取自主招生机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求保险;二是抱侥幸。

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社社长罗金远提供的一组统计数字就非常耐人寻味。这几年,自主招生人数大多未能用达到学校当年计划的5%,多数学校仅在3%左右,而招收的学生有70%以上超过了招生学校当年在计划投放地的正常分数线――也就是说,70%以上的学生并非是通过自主招生而是统一高考进校的。与此同时,相当多的高校又不得不面对“跑单”的尴尬,比如,2004年,通过笔试、面试和最后的考查,湖北省有20多名考生通过了浙江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但当年到浙大报到的仅一人――有十人超过了浙大在湖北的录取分数线而改报了北大、清华等校,其余的则未能达到浙大当年在湖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而未予录取。不仅仅浙大,除北大、清华外的几乎所有自主招生大学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他说,如此一来,自主招生就走上了与设计初衷完全不同的道路,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有必要对政策设计及其实施进行检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向本原回归。

高校自主招生从面世起就演变成了高校和考生双方的“保险绳”:一方面,自主招生是招生高校锁定优质生源的保险,各招生学校试图通过自主招生,把优秀学生尽收囊中――自主招生其实是高校争夺优质生源的竞争;另一方面,自主招生也是考生报考优质高校的保险,考生试图通过自主考试锁定心仪的大学。

他说,实行自主招生是改革“大一统”高考体制的有益尝试。由于统一高考从内容到形式的高度“统一性”,导致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学校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拔适合培养的人才;由于其“分数唯一”的录取原则,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求异创新思维,从而导致考生的高度同一。自主招生就是以其考试评价和选拔录取方式的多元化,更加注重对考生的能力、素质的考查,选拔既“适合学校发展”又“适合学生发展”的人才。

自主招生会成为一个烫手的“山芋”?

不少人认为现在和过去的自主招生并没有太大区别。

2004年,一些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就第一轮高校自主招生问题采访时反映,当时的改革成为一个烫手的“山芋”。在高校,校长们争取自主权,但又拒绝它所带来的麻烦。同时,教育部门放权而又羞羞答答。

某省教育厅的负责人讲,当年自主招生一放就乱,从实施的第二年我们就开始收缩。就像定向生问题,本来是好事,但是后来变了味,由于其中的利益空间,一些中介公司,开始相当数量的作假,把一个指标卖到了数万元。结果,改革播下的龙种,收上来的却是跳蚤。所以当年取消了定向生。

对内部提要求,同时,纪检、监察、公安发公告,但有时就像墙上画老虎。而实际上有近千名学生丧失了机会。

在国外大学的招生都是学校自己分内的事情。从没有像中国这样依靠政府国家的一根指挥棒来,决定千万人的命运。

中国1000多所大学,面向的是几亿人口,实现自主招生的也就50多所。面也很小。况且学校制订了许多的规矩和一大堆的条件,而且还要参加高考,只是分数线下降30到50分,可以问,门槛削低多少?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学校太少,我们的教育投入太少。比如像国外的个性化招生,现在想都不敢想。而一刀切还是目前行之有效且相对公平的没有办法的办法,尽管它的弊病很多。

我们未来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标要达到25%,而实际上意味着绝大多数的青年依然与大学无缘。

当时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呼吁,对于自主招生这项改革,不能坐等天上掉馅饼,应当进行开创性的工作,就是应当在自主招生工作中,制订出好学生的选定标准,把有潜质的学生选上来。

在社会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的今天,自主招生权不可能完全放开,高考仍然不失为相对合理的一种考试,因为老百姓认为一张卷子相对公开,他们认可。

有人建议应当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和办学自主权,并着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元的评价和录取办法。

有学者呼吁,加强日渐式微的高中毕业考试,使之成为衡量学生高中期间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继续推进省、直辖市、自治区高考自主命题(多样化),逐步放弃国家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全面废除估分报考制度,实行按照成绩自由报考制度,保障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校;实行多元化入学,除了依据高考成

绩,还应将高中毕业考试的成绩、面试的成绩等、基础教育阶段的成长记录袋、教师与专家的推荐信等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使各高校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和权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生;加大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督察力度等。

高考诚信面临挑战

有媒体指出,自主招生意味着高校在招生工作中享有高度的自主权。人们不禁担心:高考竞争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一旦放开高校自主招生权,会不会打破分数线这条维系高考招生公平、公正、公开的“生命线”,给招生腐败提供温床呢?

当年两会期间,针对记者的这个话题,北京大学许智宏校长不否认会有这样的问题。他说,改变完全唯考试分数是从的一贯做法无疑是一个大大的进步,它是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一方面会增加我们高校办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激发高校建立健全自我约束的机制。

然而,华东某省教育厅一人士曾经说,自主招生的程序太复杂,再有就是难以杜绝的权力和金钱关。

学校能否确保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包括向社会公开招生来源计划和招生政策、公开各种政策照顾条件和政策照顾名单、公开录取程序、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进度情况和录取结果。这也应当包括,每个招生工作人员在招生过程中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遵章招生,并接受社会监督。招生工作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他说,招生学校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近些年,保送生丑闻、特长生丑闻、高考舞弊丑闻频繁见诸报端,学校的诚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人们担心,赋予的高校自主招生权力,会不会被滥用?

国外高考加能力因素加非学术因素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

诚然高考改革更重要的是它还或明显或隐蔽地涉及到了宏大的社会利益的再分配。

对于传统高考的评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方彤有一定的代表性,高考这种“优者胜、败者汰”的选择性自然有其残酷性的一面,然而在许多国家更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一面。首先,大学不是“大学大学,大家来学”的场所,诚如国外学者所言“并非是每个人都适合这种训练的”。

高考的选择性既然不可或缺,那么,关键问题就应该是尽量保证这种选择的公平性,使赢者赢得理直气壮,输者输得心服口服。

要充分注意自主招生对中学教育的影响

高校自主招生扩大到一般中学,招收的对象也扩大到一般考生,有的高校甚至不设报考门槛。

如此一来,中学就被逼上了自主招生的前台。

武汉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陈文国说,自主招生至少从两个方面对中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是教学,招生越自主,评价越多元,人才样式越多,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可能受到的干扰就越大。近年来,高考的导向功能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质疑的重点,人们指责统一高考导致了中学对分数的过度追求,学生被困在题海里泅游,个性成长被长期忽视。但是,由于高考的指挥棒功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自主招生可能导致人们对另外一种模式的追求,从而使中学的教学陷入一种新的困境:个性的过分张扬、特长的过度夸张必然导致学生对文化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忽视甚至放弃。这种苗头已经在各地出现。

二是管理,中学参与高校自主招生的程度越深、参与面越宽,其教育教学管理受影响的程度就越深,受影响的面就越宽――而且这种影响是负面的。由于中学在考生的评价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通常在高校自主招生之前把重点放在了中学的推荐上,放在了中学对其日常学习情况的记载和评价上,为了某一条评语甚至某一分,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等等都成为其“工作”的对象,很多人大有“不到黄河心不甘”的味道,日常管理秩序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是中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中学有着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一旦中学的目标和评价受到多方面影响,中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被打乱,中学该如何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比如,2007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是53所,招生的人数是各校计划总数的5%,涉及的可能只有几千个学生,2008年呢?2009年呢?如果招生高校继续增加,如果招生人数继续扩大,如果高校继续加大“特长”和“个性”比重,那么中学将真的无所适从了,标准无序的多样化将是标准的彻底丧失。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副院长钱钟对中学教育的不足有着深刻的感受:一是人才培养体制过于片面性,看重文化成绩,忽视身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和情操培养。二是目前的人才推荐体制过于功利性,据估计,大部分中学向高校递送的推荐学生成绩单被做过手脚;“推良不推优”已经成为校长公开的策略而毫不愧疚。目前的人才评价体制不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中学应对高考的策略简洁而实用,举凡高考科目,必紧抓不放;非考科目与社会活动等,用最少的时间做点表面文章。一些远离城市的学校,白天校门紧锁,自由活动时间甚少。

自主招生会不会影响高考这根指挥棒?中学要做什么?大学要做什么?

他认为,大学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入学申请程序和评价机制。这样的程序和机制应该相对稳定,且毫无保留地向社会公布,接受和回复考生的咨询;中学应该有一套严格而公开的推荐制度。要确保推荐材料全面客观真实无误。在近期可以采取将推荐名单公之于众的办法(尤其是向名牌院校推荐的名单)。推荐学生的成绩排名、思想品德、社会活动能力及其统计口径应该唯一;政府应该有一套透明而高效的服务和监管措施;大学入学制度改革需要社会的宽容和信任。考生和家长要了解并尊重各高校选才的个性标准。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胡乐乐认为,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从小学和初中扩展到高中的试验面的不断扩大,我国高中即将进入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阶段。这意味着对根深蒂固的高考进行改革将势在必行,因为现行的高考并不完全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所着力强调的诸多新鲜教育理念的引入、人才培养目标的革新、教学取向的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评价模式的改变等等这些新课程的基本元素,都要求高考必须得与时俱进地进地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革。

只有高考这一制度得到了必需的改变,新课程改革的全部价值才能真正全部彰显出来。

“我们已经看到了改革的出路与曙光”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副院长钱钟在为本报撰写的文章中指出,上海复旦和交大的面试录取形式是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重大实验,具备里程碑意义。如果进展顺利,我国的高考录取就将完成两个重大转变,即从工农兵中推荐入学(强调出身),到凭统一高考入学(强调分数)再到凭综合素质入学(强调素质)。

他说,文革后的第一届学生通过高考于1978年2月入学,当时的教师惊呼“多年不见这样(高素质)的学生了”。统一高考在带给高校生源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得应试教育之风愈刮愈猛,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身体素质明显下降。2002年,江苏省推出自主招生试验,允许有条件的高校择优招收有特长的学生,但是仍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自主招生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来自三个方面的挫折和困难:一是诚信缺失导致的轻率违诺、高分逃逸现象较为常见;二是中学的“片追”策略,推良不推优;三是社会的压力,说情腐败风气不断考验高校的原则性和坚定性。2006年上海两校对录取体制进行的实验,在人才评价定位,录取主体回归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

在当代中国实施了20多年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其主要弊端为人诟病,第一,这种全国统一进行的、单一的书面考试的形式,不利于创新性、个性化人才的选拔,并导致了基础教育中片面的知识教育倾向盛行;第二,现行高考制度加剧、激化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之间的竞争,对青少年学生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与沉重的学习负担,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有人分析,高考给青少年所带来的过大的竞争压力,其实根源并不在于高考制度本身;至于前者,即现行考试制度和方法自身的缺陷,人们并非没有认识到,也不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这些替代的办法在我国现阶段还无法全面付诸实施。由此可见,现行高考制度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我们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单靠教育工作者或考试工作者一个方面的努力,是不可能根治高考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的。高考对于其本应遵循的教育宗旨的复归,最终还需依赖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同时,高考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教育考试,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技术、方式或手段,而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加强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组成部分。

因此,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不能单打独进,必须与整个时代、社会以及教育自身的制度建设同步推进。

同整个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相似,高考制度改革目前也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我们不能过于理想化。”黄冈师范学院学报副主编、研究员袁小鹏说:“关于高考,我们已经讨论得太多太久了。首先,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不懈努力,当今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思想认识基础和社会环境,并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和应然的目标发展。可以说,我们已经看到了关于高考改革的出路与曙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