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特色”中发展壮大

2006-11-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王敏 我有话说
“办大学不能都在一个道上挤”,肇庆学院院长和飞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肇庆学院作为一所广东省和肇庆市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不可能简单照搬、模仿攀比北大清华这样的重点大学的办学理念,而是要为地方大学寻求到不同于重点大学的发展思路。为此他提出学院办学理念的核心是“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
上”,学院作为一所为地方服务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应大力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和飞院长说,确立这样的办学理念,反映了学院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学院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追求。真正反映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和飞院长认为,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纷纷模仿重点大学,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办学理念的分工开始,即重点大学坚持学、术兼容,尊学为主;新建本科院校坚持学、术并举,崇术为上。我国既需要部分培养高层次学术型人才的国家重点大学,更需要大批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大学。肇庆学院致力于在这类院校中创造一流。从学术活动的目的来看,与重点大学的主要兴趣在于“求知”不同,肇庆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求用”;从学术研究的性质来看,与重点大学主要从事基础研究不同,肇庆学院主要从事应用研究;从人才的培养目标来看,与重点大学主要培养成为“家”(如数学家、经济学家)的学术型人才不同,肇庆学院主要培养成为“师”(如教师、工程师)的应用型人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肇庆学院一贯重视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学院领导主持的研究课题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学院教学管理人员主持的研究课题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校党委书记陈优生研究员潜心高等教育研究,其理论成果《大学党委书记20年》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校长和飞教授于2003年以来,主持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1项、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1项、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项,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研究》专著1部,其主持的《高师美术音乐专业主辅修艺术教育的改革与探索》项目成果获得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党委副书记曾峥教授主持的《高师艺术教育改革的实验与研究》和《高师数学教师教育改革实验与研究》项目成果分别获得第四届和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前任校长邝邦洪教授主持的《中文专业写作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项目成果获得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据和飞院长介绍,随着学院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的日益提高,2006年,报考肇庆学院的本省考生数量比往年更多,在广东省招生的第二批A线162所院校需要降分录取的情况下,肇庆学院实现了保持在省二A录取分数线上一分不降的目标,连续两年提前录满招生计划数。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各类人才,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广东佛山市高明区教育局反映,学院有位毕业生能一个人挑起一台较大型文艺晚会的设计、组织、排练、演出等重任,为其所在学校被评为省级先进学校创造了条件。

肇庆学院本科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已成风尚,录取人数逐年增加。2006年,共有58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一些毕业生踊跃报名到西部和山区去,在基层锻炼自己的人生。2004至2006年,学院共有27名志愿者投身“西部计划”和“山区计划”志愿服务活动。学院有9次被团中央、中宣部、教育部联合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院摄影协会于2005年被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评为首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2005年学院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

“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飞院长强调,肇庆学院的办学特色在于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党建促学风建设,为地方培养适应性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如何在综合性大学中坚持举办教师教育,是学院长期思考的重大办学问题。教师教育在学院的办学历史中一直处于重要位置。现在,在14个教学系中有12个系办有师范专业;在2005年招生的42个本、专科专业中,师范专业有21个,师范专业占招生专业总数的比例达到50%;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947人,其中师范生有5514人,师范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也达到50%。学院在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和师范技能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探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塑造“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师资。其改革成果共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